把英烈的印象清晰起來
摘要: 今年的清明時間,冷熱交替,氣候莫測。即便如此,大江南北的人們依然手捧著鮮花,和家人一起攜帶著祭祀用品趕往公墓。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幾千年農耕血脈的國度來說,在
今年的清明時間,冷熱交替,氣候莫測。即便如此,大江南北的人們依然手捧著鮮花,和家人一起攜帶著祭祀用品趕往公墓。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幾千年農耕血脈的國度來說,在清明中來升騰自己對先人的思念,并寄予對族人更多的祝福,這是代際繼承里的中國印記。
清明是個肅穆的日子,它在生命和逝去中獨立出一個時間軸,而串接在一起的,并非是單一血緣式的緬懷。4月5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祭親,集體在“哭墻”前默哀。他們所經歷的是一個民族的苦難,在清明節(jié)中沉淀著這份刻骨銘心的過往,是把呼喚和平當成最由衷的心聲。4月5日,當陵園祭奠的人群漸漸隱去,一名7旬的維族老兵艾買爾?依提又如往昔一般,開始了陵園內的獨自逡巡。他撫摸著陵園英烈墻上的烈士姓名,寄托著自己對戰(zhàn)友的無盡思念。這種如約而至,更像是戰(zhàn)斗打響前彼此的承諾。
對于那些“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的烈士來說,他們的犧牲奉獻,無論時光如何流逝,共和國都會永遠銘記。“一個民族不敬重烈士,就不會再有烈士;一個國家不崇尚英雄,就不會再有英雄。” 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故事應是這個時代對于英雄主義的最高致敬,也激發(fā)著很多人通過穿越時空的阻隔來進行緬懷的表達。近日,中央網信辦、共青團中央就聯(lián)合開展“清明祭英烈 共鑄中華魂”活動,已在全國各地線上線下同時啟動。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和清明節(jié)之際,掀起了緬懷英烈、銘記歷史、勵志青春的熱潮。
輕點鼠標,人們就完全可以為先烈們點上一支燭,獻上一束花,留下一段話,寄托懷念和追思。而也有很多人則是在清明節(jié)這一天,親身走進烈士陵園中。在青松綠柏之下,在英烈墓碑之前,為那戰(zhàn)火紛飛時代中前仆后繼的英烈們,莊嚴地鞠躬、緬懷。
我們紀念烈士,是原發(fā)于我們對于任何生命都懷揣著無比敬畏的心態(tài)。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對那些敢于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們由衷地觸動;我們紀念烈士,是抱著對和平的更加呵護。局部地區(qū)的戰(zhàn)亂動蕩,通過媒體傳播到國人受眾眼里。從百姓流離失所中,有多少人才感到和平的那份守護之重。基于此,我們則更愿在清明這一天緬懷著逝去的英烈,因為這份居功至偉,也為這份前仆后繼。
緬懷,是可以等同是祭祀過程中的流程動作。它的更深一層意義,是我們從中不斷能夠還原出大到民族命運小到家庭個人走過的來路。不同于這份緬懷,我們則更應看到祭祀英烈背后的價值緣由、他們當時眼光所放到的未來……。
未來和現(xiàn)在,在時間的作用下,則成了某種等量交換。當烈士們抱著改造天地、重塑未來的心境革命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幸福生活的全部注腳。這份初衷,讓我們更應在合適的日子、特定的日子,在我們能想起的日子中,去獻出那份對英烈的緬懷。
我們在清明祭祀儀式里,為后輩塑造著家風和民俗;在對英烈的祭奠里,從精神感悟中寬泛著英烈們之于國格的更多內涵。對于更多的80、90后年輕人來說,這將是一種全方面?zhèn)鞒小H缃瘢@個群體已在賣力地鼓勵推廣樹葬、海葬等等生態(tài)模式,甚至還催生了葬禮策劃師的前衛(wèi)職業(yè)。這個群體對“新生”是一往無前。而停下腳步,在清明乃至于以后的烈士紀念日中把英烈的印象清晰起來,這則是民族的希望。(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謝偉鋒)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中青網評)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