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推動行業升級 互聯網滲透留學生活
摘要: 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海外列席代表藍進(右)介紹美國大學網 類曉冉攝 李蕭恩(左二)與通過網絡結識的外國朋友聚會 受訪者提供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
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海外列席代表藍進(右)介紹美國大學網 類曉冉攝
李蕭恩(左二)與通過網絡結識的外國朋友聚會 受訪者提供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留學行業與留學生活也發生著改變。3月21日,由中國留學服務中心主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教育巡回展”春季展在北京開幕。在現場,以互聯網為平臺做宣傳的高校隨處可見。互聯網不僅從技術層面推動行業升級,也搭建了留學生與異國交流的橋梁,滲透進留學生活的方方面面。”
消化海量信息
申請手續更迅捷
據教育部最新數據統計,2014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45.98萬人,人數持續增長。伴隨著留學需求的增強,不少留學服務機構嘗試將互聯網概念引入其中,通過 APP 和公眾號捕獲用戶。不少家長也表示,APP 和公眾號成為他們獲取留學信息的主要渠道。網絡上的海量信息和免費資源解決了之前“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每個有留學意愿的人,都能通過互聯網查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在線留學申請平臺的大量涌現成為留學行業變革的開始。
在展會現場,美國大學網的展臺吸引了不少參觀者前來駐足。據該網負責人藍進介紹,美國大學網與教育部所屬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及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合作,共同促進中國學生與美國高校進行直接視頻交流,同時完成學歷證書的電子化認證和提交。
藍進說:“在網上視頻面試中心,學生可根據高校提出的問題,錄制回復視頻。招生辦公室通過觀看視頻便可知曉學生的回復,就如現場面試一般。這樣就省去了跨國旅行的時間和費用。數字化的證書認證和提交程序體現了我們想建立的“電子檔案”概念,它是教育部認可的、完整的官方認證的學術記錄。最主要的是,電子提交程序避免了郵寄延遲和文件丟失的風險,節省了等待郵件的時間和郵寄國際郵件的費用。” 基于互聯網的一鍵式申請模式,較傳統申請模式既高效又節約成本。如此看來,在網羅天下的互聯網時代,新興留學申請模式與傳統申請方式相比,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
在線實效感受
環境體驗更真實
互聯網帶來的實效,讓在日本學習國際經營的林彥君感受頗多:“2009年我去日本之前,是通過留學回國的前輩打聽情況。當時我們在電腦上搜學校網站,跟在日本的朋友視頻、聊天來了解留學信息。也有很多人會提前飛到日本實地考察。”目前在國內從事傳媒行業的林彥君在回憶留學生活時說:“那時候也沒有智能手機,更沒有微信和無線通話,打個國際長途也特別貴。” 現如今,計算機網絡與通訊技術的發展使得了解留學環境變得簡單起來。在林彥君看來,當時需要花費時間精力甚至財力的事情現在已變得輕松簡單。
對于“90后”中國學生而言,新技術的應用也成為他們體驗國外環境的新方式。從前只能在電視和外國大片上感受國外的風土人情,而到現在利用互聯網技術,線上線下就可以與外國互動。
即將申請赴德留學的李蕭恩對留學認識的不斷加深,得益于她成長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她說:“通過街景地圖可以直觀立體地看到國外的街道風景,通過視頻網站可以在線收看國外名校的公開課,網絡便利讓我還沒有出國就可以跟國外同步。通過互聯網參加到國外留學生的聚會,我認識了很多外國人,不僅鍛煉了我的口語表達,也讓我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國外的風土人情,并且有助于我更好融入到國外的環境中。”
加拿大駐華使領館商務處教育專員張可說:“建議想要出國的同學通過官方網站去了解各種學校,并且多多關注不是名校的大學,因為在網絡中會看到一些專業或學校可能更適合自己。”
規范網站服務
異國求學更安全
2015年中國留學論壇的主題為“安全留學、健康留學、文明留學、成功留學”。“安全留學”更是成為今年留學的熱門關鍵詞。留學人員因缺乏當地法律常識,經常出現安全問題,且自身安全防范意識淡薄,欠缺防衛能力,留學人員在外安全問題引發諸多關注。
在展會上,也有不少以安全留學為口號的機構。比如留學生公寓網,工作人員介紹:“這個網站已經有5年的歷史了,最早在英國做房地產。它也是全球第一個做留學生公寓的,房源正規,不會出現所謂的‘黑房’。現在美國、澳洲、歐洲,加拿大都有房源。我們最看重的是,房子的質量與安全。只要進入網站,選擇城市,就可以在網上看房。也正是因為方便、便宜、安全,有的學生本科讀完后來續研究生的房子。他們都認為房源很放心,房費很低。”
中國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車偉民提醒,平安留學是推進成功留學的重要環節,在網上選擇信息一定不要盲目,選擇正規的網站和途徑,通過正規的留學鏈條服務體系,才能真正幫助學生安全留學,健康留學,平安留學,繼而實現成功留學。(類曉冉 孫嘉偉)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