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登高發源地——望河樓
摘要:□晚報記者 張廣智 文/圖 望河樓2015年2月,春寒料峭,午后的陽光透過薄霧照在彩旗飄飄的望河樓上。記者登高望遠,西邊是千頃良田,麥苗經過一場大雪的滋潤長勢正旺,遠
□晚報記者 張廣智 文/圖
望河樓
2015年2月,春寒料峭,午后的陽光透過薄霧照在彩旗飄飄的望河樓上。記者登高望遠,西邊是千頃良田,麥苗經過一場大雪的滋潤長勢正旺,遠處的老樂山、嵖岈山隱約可見。
這里是當年蔡侯登高眺望汝河和四周風景之處;
這里是漢高祖四年設汝南郡時汝南郡治所所在地;
“古蔡八景”之一“蘆崗擁翠”典出于此;
九九重陽節起源于此,故這里又稱“重陽登高處”……
望河樓即蔡侯望河樓,又名看花樓,位于上蔡縣城西蘆崗最高處(今看花樓村)的蔡國故城西城垣之上。蔡侯望河樓,顧名思義,是蔡侯望河之處。它的東邊是蔡國故城的宮殿,西邊是汝河故道。西周時期,每當汝河泛濫,這里便成了一片汪洋。蔡侯專門在此筑臺建樓,以期登高望河。此樓原本叫玩河樓,因為附近常發大水,而蔡侯登高“玩河”顯然有些不盡人道,所以就改成望河樓了。
此處為什么又是“重陽登高處”呢?重陽成為節日,始于東漢時期。這里有一個故事:汝南人桓景跟隨一個叫費長房的高人游學多年。有一天,費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們家有災,讓你的家人縫制布囊,里面裝著茱萸,然后把茱萸囊系在手臂上,登山喝菊花酒,此災可消。”桓景依費長房所言,舉家登山。傍晚,桓景一家歸來,發現家中飼養的雞犬牛羊全都死了。費長房知道后說:“這些家畜已經代人受災了。”人們九月九日登高飲酒、戴茱萸囊之習俗即始于此。今天,大多數專家和學者認為桓景登高躲災避禍是重陽節登高風俗的源頭。據說,望河樓就是當年桓景避禍登高的地方,桓景所登的山就是這個蘆崗,故而此處又是“重陽登高處”。
根據《后漢書》記載,費長房是個半人半神的特異人物,在汝南等地的方志中,多記載有他驅魔降妖的事跡。桓景和費長房明明都是汝南人,怎么“重陽登高處”在上蔡呢?
著名文化學者尚景熙對此經過長時間考證后得出結論:漢高祖四年設汝南郡,當時汝南郡的治所就在今天的上蔡。東漢時期,汝南郡遷至古平輿(今平輿縣北部),但距上蔡縣城30公里,距上蔡縣境只有5公里,與上蔡仍為同一地區。所以說,當時習慣上稱上蔡為汝南。
唐太宗年間,人們認為望河樓是風水寶地,有神靈之氣,就陸續在高臺上建筑供奉神仙的廟宇殿堂,官府還為這些廟宇設祭田88畝。到了明朝,望河樓建得更加富麗堂皇,玉皇廟就是那時建的。東漢桓景“齊家登山”避邪免災的故事發生后,人們遂紛紛效仿,上蔡人就把這里和城墻北垣的烽火臺(八卦臺)等高處作為重陽登高之地了。明清兩代的詩人墨客總愛踏著桓景的足跡,來此登高賦詩,此處也成為風雅之地。
望河樓山門上書“蘆崗雅地”四字。進山門拾階而上,有一座高聳的門樓,翹角飛檐,門樓上有書寫著“蔡侯望河樓”大字的匾額。進院是一個平臺,東西、南北都有四五十米,院中有火神廟、奶奶廟、佛殿、關公廟,還有幾通詩文碑刻。平臺北面還有一個高臺,上面是玉皇廟。玉皇廟西面有一個水泥砌的平臺,這地方就是重陽登高處了。
歷史上,中國人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南朝梁宗凜在《荊楚歲時記》中寫道: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插茱萸、食蓬耳、飲菊花酒令人長壽。茱萸味辛苦,可以祛風、散寒、止痛;蓬耳今無其名,未知有何作用;菊花有濃厚的香氣,能明目、解毒,用之泡酒可活血,對人體健康有益。這可能是當時的驗方。現在國家規定九月九日為老人節,即取祝老人長壽之意。
由重陽文化衍生出來的擔經舞、扁擔轎等民俗節目和菊花酒、香囊、桃核扣、剪紙、重陽糕等文化產品也得到了傳承,其中桃核雕花和重陽茱萸絳囊工藝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重陽文化節(上蔡重陽習俗)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上蔡縣是九九重陽節的發源地,自古就有重陽節登高、飲菊花酒、佩戴香囊、插茱萸的習俗,并影響深遠。2003年,國家郵政局重陽節特種郵票首發式在上蔡成功舉辦。
2005年12月1日,上蔡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重陽文化之鄉”。上蔡縣成為全國38個文化之鄉中,第一個以節日文化為主題被命名的文化之鄉,蔡侯望河樓也成為重陽節登高發源地。目前,上蔡縣已成功舉辦十二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如今,每逢重陽節這天,在上蔡縣城蔡侯玩河樓所在地的蔡國故城墻上,人們或親朋好友相隨,或一家相伴,來領略這里的美景,享受大自然帶來的無限風光,蒞臨重陽節登高發源地望河樓的海內外游人也與日俱增。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