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李鬼,凈化網絡環境
摘要: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網民規模世界第一,用戶賬號數量巨大,賬號亂象日益突出。“十大亂象”污染網絡生態,侵害公眾利益,嚴重違反社會主義核心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網民規模世界第一,用戶賬號數量巨大,賬號亂象日益突出。“十大亂象”污染網絡生態,侵害公眾利益,嚴重違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成社會公害,社會各界反映強烈,廣大網民深惡痛絕,整治賬號亂象迫在眉睫。(2月4日,中信網)
最近一個時期,大家在搜索微博微信等公共賬號的全稱時,會出現很多類似的賬號,比如你搜索“人民日報”會出現“人民日報rmrbwx”,簡介則為淫穢語言。等等。李逵、李鬼真假難辨。網絡的開放,能夠給我們提供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能夠讓我們信息及時共享,方便人們在網上交流、發布信息,給人一種便利的生活方式。
特別是在自媒體時代,吸粉對于自媒體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很多人卻在吸粉上來動起了歪心思。不僅僅利用網絡操作的事件為噱頭,更甚者假冒名人包括外國元首,如“普京”、“奧巴馬”;有的假冒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發布虛假信息;有的名稱和頭像包含淫穢色情內容,甚至公然招嫖。
除了在名字上魚目混珠,混要視聽,更有對事件捏造,張冠李戴的。有的在簡介中傳播暴恐、聚賭、涉毒等違法信息,如“槍械軍火商”、“鄉村賭場”;有的違背社會公德,宣揚低俗文化;有的公然分裂國家,破壞民族團結;有的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從而對網友造成了一種莫名的恐慌。雜草叢生后,迫切需要對涉恐、涉暴、涉黃等違法信息所樂于滋生的“法外之地”進行整治。
針對網絡信息傳播中的問題,2013年7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舉辦了“網絡名人社會責任論壇”,提出了“七條底線”以化解社會的戾氣,釋放正能量;2014年2月提出“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十條規定”更深入、細致、高效的防止了一些謠言的產生以及傳播。
李鬼為非作歹,要堅決取締,更要提升到法律層次。“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十條規定”為凈化網絡環境起到了緩沖作用,也將會重整網絡風氣,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良好環境,為依法治國提供網絡正面引導、宣傳陣地。(齊祺)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映象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