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糧食連年豐產的奧秘
摘要:記者 陳 司 通訊員 張海波2014年6月下旬至8月中旬,河南大部分地區天氣持續高溫,形成連續60余天的伏旱。上蔡縣,一個擁有168萬畝耕地的農業大縣,雖遇大旱,糧食作物卻喜獲
記者 陳 司 通訊員 張海波
2014年6月下旬至8月中旬,河南大部分地區天氣持續高溫,形成連續60余天的伏旱。上蔡縣,一個擁有168萬畝耕地的農業大縣,雖遇大旱,糧食作物卻喜獲豐收。2014年,該縣糧食總產量達到101.99萬噸,較去年99.75萬噸增產2.24萬噸,連續12年增產,連續11年被農業部授予“產糧大縣”榮譽稱號。河南省委領導在上蔡縣調研期間,對上蔡縣的農業生產尤其是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的巨大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作為農業大縣,上蔡縣糧食連年豐產的奧秘何在?
“近年來,上蔡縣提出了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的發展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堅持一手抓常規農業奪高產,一手抓特色農業上規模,通過改良品種、科技注入、備足后勁,為農業尤其是糧食豐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上蔡縣委書記彭賓昌的回答簡潔有力。
抓投入,建良田,基礎設施硬起來
“農業穩,天下安。”為實現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的跨越,近年來,上蔡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意見》、《關于發展壯大鄉鎮經濟的若干意見》、《上蔡縣夏糧高產創建活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該縣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及時發放了種糧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兩免一補”等,調動廣大種糧農民的積極性,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2014年,該縣財政一次性拿出了107萬元,對農業生產先進單位、先進個人、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種糧大戶、農機大戶進行了重獎,有力地激發了農民群眾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
一年增產不難,連年增產不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搞好農業生產的關鍵。近年來,該縣搶抓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的機遇,積極爭取各類項目資金,強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整村推進、土地整理、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等重點項目建設。
據上蔡縣農業局局長吳國珍介紹,近年來,該縣摒棄“撒胡椒面”的方式,對涉農資金進行整合打包。2014年,該縣大力改造中低產田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全縣積極爭取到由上級投資的重點農田建設項目6個,累計投入資金2.77億元,建成高標準糧田22萬畝。全縣高標準糧田內小麥平均單產1100斤以上,比普通大田高100斤左右。“田成方、林成網、溝相通、路相連、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已在該縣農村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為奪取農業豐產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抓科技,建網絡,農民糧袋鼓起來
在穩定種糧面積的同時,上蔡縣注重向科技要效益,最大限度提高糧食單產和品質。該縣圍繞小麥高產開發,在小麥種植品種更新和研發上下功夫,大力實施“種子工程”、“植保工程”,聘請河南農大、省農科院專家對全縣土壤、氣候進行分析論證,引導群眾發展產量高、品種好、高產穩產、適宜本地種植的小麥新品種。其中,“矮抗58”優質小麥新品種因高產穩產、優質高效、綜合性狀表現突出深受農民群眾歡迎,僅此一項該縣就發展到37萬畝,經過農民群眾產前估算和實際收打平均畝產達510公斤。良種的普及為該縣小麥高產奠定了堅實基礎,涌現一大批高產鄉鎮,其中東岸、朱里、華陂、東洪等鄉鎮平均畝產在520公斤以上。說夏糧議秋糧。該縣不但在全縣推廣種植優質小麥127.91萬畝,還種植優質玉米面積90萬畝,優質大豆面積15萬畝,全年產量穩定在近100萬噸。
該縣建立起了縣、鄉、村三級農技推廣網絡,26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科技組織把農技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全縣每個村莊。為使農民群眾看有樣板、學有示范,該縣還建立了26個縣、鄉領導干部示范田,高產示范田達23萬畝,通過對比,調動群眾種植優質小麥的積極性。該縣還加強了對優質小麥的管護,做到集中連片、區域發展、規模種植、插牌標志,大力開展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據上蔡縣農技站站長付衛國介紹,2014年,該縣全年引進農作物新品種22個,完成優化配方施肥面積282萬畝次,化學除草298萬畝,完成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面積769.6萬畝次,共舉辦各類生產技術培訓班1080期次,舉辦電視專題講座60期次,印發各種技術資料220萬份,培訓農民92.6萬人次,技術培訓村組覆蓋率在95%以上。
抓流轉,壯規模,農業產業強起來
近年來,上蔡縣制定和出臺優惠政策和措施,成立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機構,縣財政每年安排100多萬元作為農村土地流轉獎勵專項資金,用于鼓勵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該縣積極引導、支持民營企業、城市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外資以資金、土地、勞動力等形式入股或經營,創辦“農”字號龍頭企業。大程面粉、久久面業、億民農產品等一大批規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迅速崛起,拉長了產業鏈,提高了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綜合效益。涌現出“豫花”面粉、久久面粉,“白龜”、“珍麥軒”系列油炸、非油炸方便面等知名品牌。
上蔡縣久久面業糧食產業聯合體 采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民協會+家庭農場”四位一體的運作模式,聯合100多家種植、養殖、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民協會、家庭農場,形成了緊密的農業生產經營產業鏈,僅在五龍鄉就連片流轉土地1.56萬畝,輻射帶動洙湖、楊屯、齊海、邵店等周邊鄉鎮,規模經營土地7.6萬畝,年產優質糧食8萬多噸。通過參與產業化生產,5000多農戶人均年增收500多元。
在政策的扶持下,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至目前,該縣流轉土地面積38.6萬畝,種糧大戶1313戶,養殖大戶1443戶,家庭農場83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186家,縣級以上龍頭企業87個。
“上蔡縣是平原農業大縣,在新的戰略機遇期面前,上蔡縣將充分發揮糧食主產區優勢,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進一步推動農業產業化,讓農業的含金量更高,讓上蔡縣的農字品牌更響亮。”縣長胡建輝樸實的話語中透著自信。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