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留學發展報告:各國奮力爭奪“留學紅利”
摘要: 高中生已經成為繼研究生、本科生之后的中國第三大出國留學人群。 留學生成為發達國家爭奪世界人才紅利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留學規模在“輸入”和&ldq
高中生已經成為繼研究生、本科生之后的中國第三大出國留學人群。
留學生成為發達國家爭奪世界人才紅利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留學規模在“輸入”和“輸出”存在不平衡現象。
可考慮放寬來華留學優秀畢業生的實習工作政策。
由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編寫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4)》近日在北京發布。藍皮書分析世界和我國留學發展的特點及趨勢,并針對留學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低齡化”出國留學趨勢不減
藍皮書顯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留學生來源國,同時“低齡化”出國的趨勢不減。中國高中生赴美留學熱潮涌動,已經形成一股顯著的力量,高中生已經成為繼研究生、本科生之后的第三大出國留學人群。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藍皮書調研合作機構啟德教育集團調查顯示,2007年至2014年,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集中了90%以上的中國高中留學生。
針對出國讀高中的原因,藍皮書的研究發現,教育質量和職業發展是學生和家長選擇出國留學的最主要原因。首先,因為國外教育和考試制度相對寬松,考核指標相對多元,更注重培養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參與等。其次,國外很多高中是世界名校的搖籃,每年為美國著名高等學府輸送大量生源的中學被中國人稱為“小常青藤”。再其次,迅速提高語言能力、培養獨立生活能力等也是很多家長提早送孩子出國讀書的原因之一。
藍皮書預計,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家庭收入的不斷增加,未來中國高中生出國人數將持續增加。
然而,低齡留學也存在弊端。學生年齡小,世界觀和價值觀尚未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受限,極易導致無法按時完成學業、缺少自我保護意識、缺少法律意識、缺少對文明的尊重和了解、難以融入當地社會等問題。
對此,藍皮書建議,留學生和家長在做出留學決定前,應該慎重思考,讓深思熟慮代替一時沖動,讓理性留學代替盲目留學。
中國未來更應關注“留學紅利”
“目前,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開啟新紀元,急需大批具備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留學,正是培養該類人才的重要途徑。”藍皮書主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在發布會上說。
藍皮書指出,“留學紅利”是我國“人才紅利”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留學發展未來更應關注“留學紅利”。
“留學紅利”分為“經濟紅利”和“人才紅利”。藍皮書顯示,在國際社會,“留學紅利”早已成為發達國家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留學生中,尤其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留學生,很多都是得到了政府或私人資助,或者來自經濟條件相對優越的家庭。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看,留學生都給其所在學校以及當地政府帶來巨額的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留學生也成為發達國家爭奪世界人才紅利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潛在的高技能國際化人才,留學生是目前世界各國政府力爭吸引和保留的移民群體,因此,很多國家盡管收緊移民政策,但依然實行較為寬松的留學政策,為留學生畢業后能夠留在該國工作提供各種便利。
藍皮書建議,我國要加大力度吸引留學生回國創新創業,尤其是掌握高科技和專業知識的碩士、博士人才,以扭轉人才流失局面,積攢“人才紅利”。
同時,針對留學生群體,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均允許留學生畢業后居留一段時間找工作,以吸引優秀外國留學生在本國發展。美國等發達國家為吸引海外人才,會對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外國留學生提供一定的獎學金項目。
對此,藍皮書建議,我國也應積極完善相關政策,留住來華留學的優秀人才,為我國創造“人才紅利”。
來華留學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對國家可持續發展起決定作用。“來華留學將可以成為完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的突破口,加快實現經濟轉型,推動經濟平穩進入‘新常態’;甚至可以結交更多外國青年友人、培養未來政治領袖,助力我國構建大國外交宏偉藍圖。”王輝耀說。
然而,我國留學規模在“輸入”和“輸出”兩方面不平衡。根據藍皮書統計,2013年在華的各類留學生共計356499人,比上一學年增加了28169人,但是其中攻讀學位的只有十幾萬。
從全世界來看,國際留學生總量占全球高等教育在校生總數的近2%,許多國家高出這一比例。為了更好地吸引外國留學生來華,藍皮書給出5個方面的建議:
在政策方面,我國應順應世界人才國際化流動的趨勢,放開外籍優秀留學生在華就業和創業的限制,可考慮放寬來華留學優秀畢業生的實習工作政策,允許優秀外國留學畢業生留華工作和生活,或設置留學生實習簽證、工作簽證,允許短缺人才或居留達到一定年限、就業創業成績出色的外國人才留在中國。
在教育方面,改革教育體制,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中國高等教育應逐步去行政化,使教育部門回歸學術、科研本位;優化課程設置,改革教育方式并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找優秀師資,獲得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領導與師資力量。
在課程方面,增加國際語言授課課程、培養國際化師資隊伍。除了全球招聘,可考慮實施“教師國際化培養計劃”,通過教師外語培訓、中長期國際學術交流、國外進修、建立海外培訓基地等措施,培養擁有熟練使用外語、讀寫外語文獻等技能的教師隊伍,并帶動全國效仿實施,降低留學生在華學習的語言難度。
在合作辦學方面,繼續鼓勵中外合作辦學,提高教育國際化程度,盡快引入外資或國際辦學模式,將中國高校推向世界,與世界教育機構展開競爭。
最后,藍皮書建議實施吸引留學生的專項計劃和示范工程。
各有特色的留學“吸引力”
此次藍皮書的調研中,特別對2013年本科畢業生的留學意向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畢業生選擇留學北美、歐洲和亞洲最主要的原因是“研究生教學質量好”,其中北美比例最高,達到了88.1%。同時,選擇留學大洋洲的原因還有“留學環境開放、容易申請”,選擇亞洲和歐洲的主要因素還有“留學費用便宜”等。
為吸引留學生,2014年美國參議院移民改革法案出臺了一系列針對高科技人才移民的優惠政策,指出移民政策應向理工科人才和在美投資創業者傾斜。而加拿大出臺了一項海外留學生倍增計劃,鼓勵國內大學接納海外留學生和研究人員。英國則針對中國留學生出臺了“國際學生實習計劃”,給予留學生在英國參與實習工作的機會。澳大利亞著名的“八校聯盟”則正在積極與中國“985”和“211”高校簽訂合作協議,鼓勵中國學生開展合作研究項目。
但藍皮書分析,美、英、澳、加等幾個傳統留學國家受到留學費用、移民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開始面對更多新興留學目的地的挑戰。尤其是一些歐洲大陸國家和亞洲國家以較高的“留學性價比”贏得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生源。
2013年,赴德中國留學生人數達到了2萬多人次。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的留學“吸引力”不僅是其優質的教育資源,還有公立大學不收取學費,且允許留學生在校期間打工,留學性價比較高。與此同時,荷蘭、瑞士、比利時和瑞典四國因為提供數額較高的獎學金或簽證通過率高等因素,近年來接收留學生的數量也在穩步增長。
亞洲一些新興留學國家和地區也受到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的關注。藍皮書指出,近年來亞洲國家在世界著名大學排名中表現不俗,而且對于本區域的學生來說,留學亞洲的優勢還在于語言文化差異相對較小,學費和生活成本相對較低,尤其在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推動下,政府獎學金和雙邊教育交流等項目越來越多,使得更多中國學生開始考慮“就近留學”。(張東)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