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粉條成就大夢想
摘要:記者 侯偉峰 通訊員 康麗麗“說實話,我現在可比以前輕松多了,無論哪個程序都是機器設備,工人出力也不大,我這個老板也就是操點心,沒多少活可干。”日前,在泌
記者 侯偉峰 通訊員 康麗麗
“說實話,我現在可比以前輕松多了,無論哪個程序都是機器設備,工人出力也不大,我這個老板也就是操點心,沒多少活可干。”日前,在泌陽縣郭集鎮丁莊村委采訪時,說起現在的生產情況,張小營滿臉都是笑意。
郭集鎮農民具有種植紅薯的傳統,當地水質也較適合紅薯粉深加工,所生產出的“三粉”(粉條、粉皮、粉絲)口味純正,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成為豫南聞名遐爾的“三粉之鄉”。村民張小營看到了商機,依靠紅薯粉加工闖出了大市場,干出了大事業,如今成了縣城內外聞名的紅薯粉條加工大王。他生產的產品成了城里人的“香餑餑”,每天廠門前都是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前來購買粉條的顧客成了村里的一景。
剛開始,張小營對加工粉條的工序一知半解,生產設備的使用更是一竅不通。在家人的勸說下,他放棄了機械化加工這條路,利用純手工加工粉條。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他不但還清了欠款,還積累了創業的第一桶金。從此,張小營和粉條就結下了不解情緣。
2010年,靠著純手工加工粉條多年的張小營和家人反復商量后,籌資興建了一個粉條生產作坊,閑置了多年的機器設備終于派上了用場。他細心研究機器設備,和工人們加班加點生產,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辛勤的付出換來了收獲,他加工的粉條以質量好、不含任何添加劑,深受縣內外客戶的青睞。
對于未來的發展,張小營心中有自己的藍圖。他說:“過去我們靠種玉米、煙葉為生,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現在都興土地流轉了,我們也可以利用合作社流轉土地,全部種上紅薯。這樣既能滿足生產粉條的原材料供應,同時還能增加本村農民的收入。”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