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感·構想——欣賞絲弦道《德孝情》一劇之后
摘要:□劉紹云絲弦道這一幾乎失傳的演出形式,經過平輿縣絲弦道傳承保護中心創演的《德孝情》,讓它重見天日,并在駐馬店市第五屆戲劇大賽中一舉奪得金獎第一名,可喜可賀。《德
□劉紹云
絲弦道這一幾乎失傳的演出形式,經過平輿縣絲弦道傳承保護中心創演的《德孝情》,讓它重見天日,并在駐馬店市第五屆戲劇大賽中一舉奪得金獎第一名,可喜可賀。
《德孝情》編演的雖是古代的一個民間故事,但其勸善、勸賭、盡孝、大愛,歌頌真善美的主題有現實意義,弘揚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釋放的是社會正能量。編劇陳嶺對絲弦道的研究有一定造詣。他以絲弦道由初級的曲藝坐唱形式逐步向戲曲表演演進的流變歷史為依據,采用“敘事體”與“代言體”互相融合的手法,在保留坐唱唱詞、道白語匯寫作的同時,注意故事情節營造及劇情發展的連貫性、流暢性,使腳本讀起來更順暢。
導演王小更,在腳本提供的絲弦道原有演出形式的框架下,從舞臺美學的追求出發,天幕上洪汝河兩岸開闊的田野,錯落的村舍相間,小舞臺兩側翠竹依依、紅梅妁妁的對應,或站或坐、著裝統一,手操各種樂器的伴奏員與表演區演員的前后互動,達到了畫中有人、人在畫中的視覺效果。尤其是積木式的道具變幻,既是井臺、桌椅,又是院墻、山巒,為演員留足了表演空間。
《德孝情》的舞臺處理簡潔、明亮、唯美。陳嶺設計的音樂唱腔,旋律流暢、雅致,塑造了人物性格,推進了劇情發展。大家一致認為,這是該劇演出成功的一大亮點。
在與主創人員交談時得知,平輿縣有“打造絲弦道劇目系列工程”的愿景。這一想法值得稱道。愿景的提出,實際是對戲劇藝術連續性、持久性的概括與總結。筆者認為,絲弦道劇目系列工程的提出,是傳承規劃的應有之義。所謂規劃,首先要有個目標。這個目標筆者建議用10年時間分三個階段實踐完成——在保留絲弦道坐唱形式的基礎上,逐步由“敘事體”向“代言體”過渡,最終使其成為河南地方劇種大家族中的一名重要成員。
筆者認為,第一階段應該挖掘、整理原有的曲目段子或選擇適合絲弦道表現的故事進行再創作。在堅守絲弦道母體風格的前提下,充分顧及當代觀眾的審美情趣,形式上進行必要的改革創新,解決不懂“絲弦道”的困惑,從而使人們對絲弦道這一表現形式有所了解、有所認識,并愿意接受它、喜愛它。《德孝情》演出成功,為盤活這一劇種打了一場前哨戰。這一階段的目標可定位三年兩臺戲。
第二階段選擇適合絲弦道排演的優秀劇目進行再創作(特別是音樂唱腔的創作),使絲弦道普及,成為天中觀眾認可、接受、喜歡的藝術表演形式。
第三階段是經過3至4年的努力,再推出兩臺經典劇目(傳統、現代兼顧)。通過6臺不同風格、不同內容劇目的展演,包括積極參加各種賽事、晚會等,有計劃地向豫南各市地、周邊各省市推進、擴展,從而使它成為這一區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劇種。
人才培養是絲弦道發展、繁榮的關鍵所在。絲弦道藝術的薪火相傳,一定要把人才培養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通過5至10年的時間,要把絲弦道藝術的梯次型人才結構(包括表演、樂手、編劇、作曲、導演)建立起來。培養的措施可以以團代校,也可以舉辦短期或長期培訓班。尤其要注意編劇、作曲、導演的培養。
總之,伴隨絲弦道藝術項目的落實,不但要把它盤活、薪火相傳,而且要做大做強。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