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手投足體現文明素質
摘要:胡殿文近年來,我市提出了“打造公交優先示范市,公交引領城市發展”的口號。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確實是一件大好事,它惠民利民便民,可以改善大氣環境,讓天空更湛
胡殿文
近年來,我市提出了“打造公交優先示范市,公交引領城市發展”的口號。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確實是一件大好事,它惠民利民便民,可以改善大氣環境,讓天空更湛藍,讓出行更方便。作為一名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普通市民,上下班坐公交車成了習慣。筆者經常坐的從轟轟響的破舊車一直到嶄新的燃氣公交車。3年前,坐上公交車最直接的感受是車況很差,公交車一發動就像拖拉機,響得讓人心煩。車內堆放著雜物,小廣告充斥,又臟又亂,候車沒有準點。現在不同了,公交車更新之后,車內亮堂了,乘車的人也多了,坐著也更加舒適了。坐在車里,看著路兩側的宣傳口號:“做文明人、做文明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筆者感觸良多。
打造公交優先示范市,需要全市動員、全民參與、全城創建。公交車就是展現城市文明形象的一個窗口。先說司機,有素質較高的,無論誰問路都不厭其煩。筆者印象深刻的是27路公交車的一位司機,每次到站點,無論有沒有人招呼上車,他都要減速慢行,環顧四周,看看有乘客沒有,盡量讓大步流星趕趟兒的人及時上車,不誤行程。對老、弱、病、殘、孕等弱勢群體乘車,那位司機做到了關愛有加。對于乘客詢問,有的司機熱情相答、不厭其煩,真正做到了關愛他人、快樂自己。有的司機則不然,對不熟悉道路的人,不耐煩地大聲呵斥“你就不會自己看看”、“不知道路你坐什么車”,甚至因為一言不合惡語傷人。還有的司機對乘客的詢問置之不理。個別司機一路埋怨,好像天下人都欠他的錢似的,不合他的意,走一路罵一路,人稱“路罵”,乘客好生厭煩。點滴之中看素質,細微之處見精神。外地人到駐馬店乘坐公交車,首先接觸的是公交車司機,司機的言行留給外地朋友的就是他們對駐馬店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公交車司機開展經常性的教育和嚴格管理,不斷提高其文明素質。
再說乘客,大多數乘客講秩序,做到了文明乘車。但也有一些乘客對公共文明置之不理,有叼著煙卷上車的,經司機勸阻后才作罷。有把車廂當成小茶館的,旁若無人大聲打電話,全然不顧周圍人的感受。有在車里吃早餐、亂扔雜物或者將雜物拋到車外的。有的小朋友一上車就在車里亂跑亂跳,互相推搡,司機反復提醒要注意安全,仍無動于衷。更有甚者,有乘客醉酒后上車胡言亂語,很不雅觀。對于上述現象,雖然司機多次勸解,但一些乘客卻視若無物、我行我素。
文明源自素質,素質來自習慣,習慣需要養成。誠然,決定城市形象的是那塊“最短的木板”,補齊短板,城市形象才會提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動人心者,莫先乎行。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獲一個品格。現代社會中,“文明”二字已被人們放在心里的一個重要位置,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與文明交談,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做文明市民不應只停留在口頭上,需要落實到行動中。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公共場所不吵鬧、不隨地吐痰、幫助有困難的人、不亂扔垃圾,這是基本的文明規則。守住這些規則,每個市民都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我們從舉手投足間培養文明習慣,在細微之處展現文明素質。畢竟,公交車上的文明需要市民共同維護,文明城市的創建需要大家共同行動。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