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兩個項目入選第四批國家非遺名錄
摘要:文化部公布第四批國家非遺名錄遂平縣的傳統音樂鑼鼓藝術(大銅器)、西平縣的傳統技藝寶劍鑄造技藝(棠溪寶劍鑄造工藝)入選本報訊 (記者 胡殿文)12月3日,文化部網站公布
文化部公布第四批國家非遺名錄
遂平縣的傳統音樂鑼鼓藝術(大銅器)、西平縣的傳統技藝寶劍鑄造技藝(棠溪寶劍鑄造工藝)入選
本報訊 (記者 胡殿文)
遂平縣的傳統音樂鑼鼓藝術(大銅器)的簡介說, 遂平縣古為房子國,相傳為女媧煉石補天、繁衍生息之地。春秋為吳房,漢置吳房、灈陽二縣,唐改縣名為遂平至今。
遂平縣在歷史上是傳統的農業縣,農業人口占全部人口90%以上。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和生活中逐步孕育、誕生了大銅器。大銅器最早用于祭祀活動,后來廣泛用于社火表演,現在主要用于春節鬧年和大型慶典以及城鄉集會、歡慶時的表演。傳承至今的曲牌有140多首,現常用的有50多首。表演時以器樂打擊為主,穿插多變的舞蹈動作,場面宏大,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遂平大銅器是我國古老打擊樂器的典型代表,在遂平最少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清代初期已相當盛行,民國時期,銅器會的規模開始擴大。新中國成立后,農民群眾主辦銅器會的熱情高漲,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銅器表演進入輝煌的鼎盛時期,遍布全縣各鄉鎮,西部鄉鎮幾乎村村都有大銅器會。
本世紀初,由于農民進城務工的增多,大銅器的傳承出現斷層,大銅器表演進入低谷。近年來,遂平縣加大對大銅器的保護和傳承,大銅器隊伍基本恢復,并逐漸擴大和發展,演奏水平和質量有了較大提高。
遂平大銅器舞蹈性強,易學易記,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和歡迎。曲牌中有關遠古文化和勸善、助人、恩愛、勵志等內容均有所表現,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自強不息精神的藝術反映。它不僅具有杰出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而且還有突出的文化價值和廣泛的社會價值。
長期以來,遂平大銅器依據傳統曲譜,不斷傳承、發展和創新,在我國眾多民間打擊樂中獨具特色,在河南及國內產生了一定影響,并多次榮獲全國、全省大獎。1988年、1990年,參加河南省第一、第二屆藝術節,獲優秀表演獎和特別表演獎,被載入《河南風情》;1986年、1991年,參加全省鑼鼓大賽,分別奪得一等獎。2008年,應邀參加中國民間文化遺產進京展演展示活動,榮獲金獎,并被授予“中華第一大銅器”稱號。
西平縣的傳統技藝寶劍鑄造技藝(棠溪寶劍鑄造工藝)的簡介說, 棠溪寶劍鑄造工藝是河南省舞陽縣北高村高氏家族所傳承的手工鍛打而制成各種規格寶劍的傳統鑄造工藝。因位于戰國時期重要的冶鐵鑄劍基地棠溪而得名。
棠溪位于河南省西平縣城南
該工藝傳承了古代手工鍛打、金屬改性的傳統技術工藝。金屬改性傳統技術是該工藝的核心,通過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將特殊的配方加到用于淬火的龍泉水中,來改變劍身的金屬屬性。所制出的寶劍具“強可斬釘截鐵、韌可彎曲90度~120度、硬可保持劍身抗擊各種打擊、彈可保持劍身不變形”等特點,且劍身光鑒寒霜,靈氣逼人。
該工藝源于戰國,其延伸出來的劍文化源遠流長,底蘊豐厚,彰顯了公平、正義、權威、情操、誠信、降惡揚善、驅災避邪的民族人文精神。金屬改性傳統技術工藝同現代熱處理工藝完全一致,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科學等價值。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