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58所高中試點多樣化 學生可提前\"選專業\"
摘要: 近日,中國教育學會顧問、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談松華透露,未來高考或將淡化按批次錄取的傳統模式,按專業大類錄取,實行一檔多投,為高校和學生提供雙向選
近日,中國教育學會顧問、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談松華透露,未來高考或將淡化按批次錄取的傳統模式,按專業大類錄取,實行一檔多投,為高校和學生提供雙向選擇。這意味著,分數不高的學生也可以報考清華、北大,而且還能按照“專業”選擇所報院校。
據了解,上海、浙江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錄取不分批次,實行專業平行投檔。目前,河南暫未出臺相關改革方案。據了解,河南今年開始讓不同的高中有不同的特色。業界人士表示,這相當于引導學生提前“選專業”,使未來選大學更有針對性。
動向|未來高考或按專業錄取分數不高也能報知名高校
11月29日,在中國教育學會第27次學術年會上,談松華表示,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在未來的高考錄取中可能會淡化按批次錄取,即不再分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學生可填報多個志愿,不再按批次投檔。
談松華解釋稱,淡化批次后,學生可以一檔多投,根據學校反饋再做選擇。比如,北大、清華沒有錄取,學生可再填志愿繼續投檔。這種雙向多次選擇,學校和學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談松華表示,現在是考生按學校填寫志愿來錄取,將來可能按專業大類錄取。比如,北大、清華雖然綜合排名名列前茅,但不是所有專業都拔尖,而一些并非“985”、“211”的高校,某些專業非常出色,可能排在全國前列,但卻招不到好學生。如果今后按專業錄取,實行一檔多投,學生可以選擇好專業、適合的專業,一些學校的特色專業也可以招到好學生。
改革|河南58所普通高中提前“分專業”試點多樣化發展
高考淡化批次,按專業錄取,一檔多投,已有省份出臺方案試水。據了解,今年,教育部將福建省確定為“一檔多投”改革試點的唯一省份;上海和浙江今年也分別公布高考改革方案:錄取不分批次,實行專業平行投檔。
目前,河南暫未出臺相關高考改革方案。但是,我省高中卻已先行一步。從今年起,全省啟動實施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試點工作。即讓不同的高中發展不同的特色和優勢,提前“分專業”。
6月底,河南省教育廳發文,確定鄭州外國語學校、河南省實驗中學、鄭州一中、周口市第一高級中學、南陽市第一中學等全省58所學校為首批“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試點學校”。
據了解,“多樣化”主要包括四類:綜合創新類、學科特色類、普職融通類和國際特色類。在全省首批試點學校中,綜合創新類33所、學科特色類18所、普職融通類6所、國際特色類1所。
其中,鄭州有8所學校進入試點名單,分別為鄭州外國語學校、鄭州一中、河南省實驗中學、鄭州市第二中學、鄭州市第九中學、鄭州市第106中學、鄭州市第十中學、鄭州市第四十七中學。
鄭州市教育局設立目標:到2015年,重點建設和命名一批高中學校為具有鮮明特色的普通高中;至2018年,推廣經驗,整體推進,全市所有高中都設立特色項目。
解讀|“多樣化”能帶來什么?
“多樣化就是承認學生是有差異的,尊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課程,因材施教。”鄭州外國語學校校長王中立說。
據他介紹,鄭州外國語學校從2012年就開始進行多樣化改革,目前學校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開設有不同的課程,包括高考課程、自主招生課程和競賽課程以及大學先修課程,讓學生自由選擇。
11月30日,該校三名高中生夏劍橋、金玉翔、張孟哲在清華大學參加第七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北方賽區決賽答辯會,并得到與會20余名知名高校數學教授的好評。
他們取得的成績,在鄭州外國語學校校長王中立看來,正是得益于“高中多樣化改革”。
聲音|這樣能否讓教育資源更均衡?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高考錄取批次制造高校間的不平等競爭,而取消錄取批次,讓所有學校在同一層次競爭。
河南省某中學的一名負責人表示,高考按專業錄取,既減少學生上線落榜,又能讓非“985”、“211”高校招到更適合、更優質學生。
王中立也認為,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與高考招錄改革是相契合的,是為了適應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也是大學選拔多樣化人才的需要。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大河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