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改善民生增加百姓幸福指數
摘要:夯實民生之基 筑牢民生之本 建設民生之要西平改善民生增加百姓幸福指數本報訊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胡軍華)走進如今的西平縣城,繁華熱鬧的商業區人聲鼎沸,寬敞干凈的馬
夯實民生之基 筑牢民生之本 建設民生之要
西平改善民生增加百姓幸福指數
本報訊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胡軍華)走進如今的西平縣城,繁華熱鬧的商業區人聲鼎沸,寬敞干凈的馬路車流涌動,新建的教學樓、醫院大樓、居民樓拔地而起……一項項實打實的民生支出,一件件暖民心的實事好事,讓西平人民切身感受到了民生工程帶來的變化,成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
“發展為了人民,要把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民生投入,最大限度地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構建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抓好十件惠民實事,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增強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西平縣委書記、縣長聶曉光如是說。
優先發展教育,夯實民生之基。該縣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來抓,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先后建成農村寄宿制小學6所,改建幼兒園31所,針對多年來城區群眾反映強烈的學生上學難、大班額問題,在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多方籌措資金,先后建成了縣實驗中學、縣第五初級中學,目前兩所學校的招生和發展勢頭良好。同時,今年暑期集中精力下大力氣,解決了多年來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受到了群眾的好評。
保障體系跟進,筑牢民生之本。去年以來,該縣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000人。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對象的補助標準提高。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就醫、住院費用支付比例繼續提高,新建成的中醫院已正式投入運營,全市醫改暨三年攻堅行動現場會在該縣召開。努力改善困難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開工建成各類保障房1362套、7.2萬平方米,改造農村危房5000戶,發放住房租賃補貼332萬元。加快農村沼氣、安全飲水、有線電視、文化娛樂等設施建設。升級改造了3個電氣化鄉和40個電氣化村,完成了1個110千伏輸配電工程和1個35千伏輸變電工程。
居住環境改善,建設民生之要。西平縣把新型城鎮化引領放在突出位置,圍繞建設文明城、園林城、衛生城,在城區繼續實施硬化、亮化、凈化、綠化、美化工程,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并深入開展城區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城市環境秩序進一步規范,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對西平大道、建設路等13條道路進行了升級改造,柏國大道升級改造工程已經完成,柏城大道西段及跨洪河橋工程正在緊張施工。完成了第一污水處理廠提檔升級和垃圾處理場滲濾液項目改造,第二污水處理廠正在加緊建設;新建、改造公廁、垃圾中轉站28座;投資36.2億元,改造舊城區、棚戶區、城中村項目15個;對城區損毀、缺失花木地段進行了補栽補植,新增綠地面積10公頃;產業集聚區綜合服務中心游園、洪河公園二期、濱河帶形公園、仙女河游園已建成,為市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三城聯創”活動成果進一步鞏固,順利通過了省級園林城、省級衛生城的復查驗收。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縣城規劃區面積6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31.5平方公里,人口27萬余人,城鎮化率較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
如今,一幅濃墨重彩的民生幸福畫卷,正在西平大地上徐徐展開。
讓幸福生活像花兒綻放
丁振
西平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把踐行群眾路線作為生命線、導航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努力建設實力西平、文化西平、美麗西平、幸福西平。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從根本上講,發展與民生是一個有機整體。一方面,發展決定民生,離開了發展,改善民生就是一句空話;另一方面,民生影響發展,民生問題解決好了,無論抓穩定還是抓發展,都會有力量、有后勁。
發展的目的,最終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領導干部的政績,說到底就是發展經濟、造福百姓。因此,廣大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把全部精力用在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上,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用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上。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只有這樣,領導干部才能創造無愧于人民群眾的政績,才能不斷讓改革成果惠及民生,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幸福和尊嚴。
柴米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教醫保,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這些始終是衡量百姓幸福指數的重要指標。領導干部要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彎、工作向下沉、感情向下移,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以群眾需求為第一信號,常思為民之策、常行為民之舉,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
西平縣的領導干部恪守為民之責、落實惠民之策,讓西平人民的生活像花兒綻放!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