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臺遺址
摘要:光武臺遺址位于上蔡縣城東北35公里的東岸鄉楊莊村,海拔高度為59米。光武臺遺址為一長方體土臺,南北長70.3米,東西寬52.2米,總面積為3669.66平方米,高5.5米。現在土臺上
光武臺遺址位于上蔡縣城東北35公里的東岸鄉楊莊村,海拔高度為59米。光武臺遺址為一長方體土臺,南北長70.3米,東西寬52.2米,總面積為3669.66平方米,高5.5米。現在土臺上方為楊莊村小學校。
經過多次文物勘查及鉆探發現,該處為一古文化遺址,其文化層較厚。
第一層為近現代擾土層,呈灰黃色,質地較硬。其包含物多為近現代遺物,如塑料、玻璃、砂礫、草木灰痕、建筑廢墟類磚瓦殘塊(片)等,層厚0.15米~0.30米。
第二層呈深灰色,質地松軟,普遍存在有炭化糧食顆粒(塊),種類分別為小麥、大麥、蕎麥、大豆、綠豆、谷子、高粱等。分布規律為:雜糧多集中在臺的南部,小麥多集中在臺的北部,在臺頂的斷層中發現有磚瓦等建筑殘件及木炭痕跡,厚度為0.43米~1.10米,幾乎分布整個土臺,分析為一處糧倉遺址。根據大量的木炭及已炭化的糧食顆粒推斷,應為被戰火或其他原因火燒后的東漢糧食遺址。
第三層為夯土層,呈淺灰黃色,厚度為1.9米~3.2米,夯土每層厚0.1米~0.2米,沒發現夯窩,應為平夯所筑。
第四層呈深灰色,質地稍疏軟,包含物有陶器殘片和石器及紅燒土層。陶片以黑陶為主,其次為灰陶和紅陶。紋飾以條紋、繩紋居多,并裹有方格紋、陰弦紋、附加堆紋、指甲紋。可辨器物殘片有碗的底部和邊沿、鼎的腿部等。鼎腿多鑿形,有紅、白二色,兼有小而扁的鼎腿。石器有石錛及石鐮等生產勞動工具等,均為打制后又磨制而成,異常精致。由采集的陶器、石器標本的質地器形、紋飾等特征綜合分析,此處應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址。另外,還有大范圍的紅燒土層集中在土臺的南部,應為居住遺址。
上蔡縣城的古文化遺址大部分分布在枯河故道兩岸,尤其以河南龍山文化居多,反映了古代先民依水而居的生活習慣。枯河由上蔡縣華陂鎮入縣境,流經近5個鄉鎮進入項城境內,這些鄉鎮沿枯河兩岸發現河南龍山文化時期的遺址13處之多,尤其以光武臺遺址最有價值,文化層較厚,典型器物較多,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1963年6月,光武臺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鄒冬梅 輯自市政協文史委《天中記憶·文化卷》)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