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婚宴成“剩宴”
摘要:鄒冬梅今年國慶節前后,筆者走訪發現,在扎堆舉行的婚慶典禮中,婚宴食品嚴重浪費現象尤為突出。新人們將婚宴安排在酒店,圖排場、講方便,酒店為了迎合新人講排場、好面子
鄒冬梅
今年國慶節前后,筆者走訪發現,在扎堆舉行的婚慶典禮中,婚宴食品嚴重浪費現象尤為突出。新人們將婚宴安排在酒店,圖排場、講方便,酒店為了迎合新人講排場、好面子心理,會推出不同等級的婚宴標準,讓新人及家庭更容易盲目攀高,其結果造成婚宴結束后,人走席散,留下的是滿桌子剩菜,有的婚宴桌上菜盤甚至疊出了一座座“小山”,很多飯菜連動都沒動就被倒掉。據統計,婚宴“光桌”率不及一成,本是喜慶的婚宴卻被辦成了名副其實的“剩宴”。
據民政部發布消息,我國每年結婚的人數都在1200萬對以上,每年因為婚宴浪費就能造成約1000億元損失;據中國農業大學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每年浪費的食物總量約800億公斤,相當于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5%,相當于2.5億人一年的口糧。“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面對如此嚴重的婚宴浪費人們怎能無動于衷、心安理得。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婚慶中愛面子、講排場,大操大辦造成嚴重浪費的情況愈演愈烈,婚宴浪費也成為明知不當為而非為之不可的事情。
面對如此嚴重的食品浪費現象,參加婚宴的來賓們也感到無奈:“參加婚禮不比自家下館子,就算最后剩下很多菜,也不好意思打包啊。” “一個桌上不一定都是熟人朋友,碰到這種情況,吃個差不多就走了。先走時也不好意思打包啊,別人還吃呢。”一些新人為了討吉利,寧可讓婚宴剩下,也不允許出現空盤……歸根結底,婚宴變“剩宴”是人們愛面子、圖排場的虛榮心作祟。正因為此,婚宴成“剩宴”的浪費狀況發酵到今天令人“驚心動魄”的地步。
近兩年來,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及反“四風”的強力推進下,公款請客的吃喝風受到了制約,倡廉倡簡,深得民心。“舌尖上的浪費”一度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光盤行動”也越來越受消費者的歡迎。筆者希望人們在婚宴中也能擺脫某種糾結,將婚宴辦得隆重而節儉才是“恰到好處”。
反對浪費,人人有責。制止婚宴浪費、出臺相關婚宴節儉辦法、改善婚宴民風應成為政府、社會工作的當務之急。媒體堅持不懈宣傳,引導人們真正形成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觀念,倡導更為節約、環保的方式來表達新婚之喜。轉變價值觀念、嚴禁婚宴浪費、改善民俗民風,也應成為大眾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讓節約意識深入每個人心里、觸及每個人的靈魂、落實到每個人的行動中,再別讓婚宴成“剩宴”。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