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國城遺址
摘要: 江國城遺址在正陽縣東南大林鎮涂店村。遺址范圍:東至涂家大墳,西至涂樓,北至馮莊,南至涂店集南沿。東西長2公里,南北長1.2公里,總面積2.4平方公里。地面已無城垣痕
江國城遺址在正陽縣東南大林鎮涂店村。遺址范圍:東至涂家大墳,西至涂樓,北至馮莊,南至涂店集南沿。東西長2公里,南北長1.2公里,總面積2.4平方公里。地面已無城垣痕跡。距城南1公里是滔滔淮水。城東有涂堰環繞,東南與信陽息縣接壤。城西南不遠處有“臥牛堆遺址”,實為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突起平疇,橫亙沖衢,宛如關隘;堆下寇堰東南流,約1公里入淮,是處居高背水,可攻可守;城東涂堰入淮處,兩岸高起,形勢險拔,儼如大鳥展翅,騰空搏擊,古稱“鳳凰臺”,群眾呼曰“烽火臺”。
江國,贏姓,夏(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伯益的后裔有江氏部族,生息于河南正陽縣(《中國史稿》)。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伐紂,徐夷、淮夷(江屬淮夷)也隨武王出兵,商滅,武王封江氏部族為江國,在今河南正陽縣,東鄰息國(今信陽息縣)、西鄰道國(今確山縣)、北接蔡國(今汝南、上蔡)、南鄰淮水,其面積相當于今正陽縣南大部。
春秋時期魯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至魯文公四年(公元前623年),江國介于齊、宋、楚等大國勢力之間,其活動時而與齊宋結盟,時而與楚盟,魯文公四年,楚滅江,江國城淪為楚縣邑。其疆域亦被分割,江之子孫,懼而四處逃亡,不敢再以贏為姓,而又忘不了故國,遂以江為氏,稱江姓,是為中國江姓之始,江姓淵源于此。西漢初,江國城為安陽侯都邑,又為安陽縣邑,延續至西晉,安陽縣改稱南安陽。
江國城遺址是江姓的發源地。在古江國轄區內考查出先民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30多處,曾出土過大量文物,從遺物上看對研究商周時期的社會歷史、政治經濟、風俗文化、城址建筑的格局及演變等提供了難得而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2000年,江國城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姚 晶 輯自市政協文史委《天中記憶·文化卷》)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