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西平文學現象”
摘要: 棠溪源采風留影。 (資料圖片)□晚報記者 張廣智 通訊員 田春雨 孫艷芹 文/圖“獲獎專業戶”耿永紅受到廣泛關注今年8月,“酒鬼酒”杯&l
棠溪源采風留影。 (資料圖片)
□晚報記者 張廣智 通訊員 田春雨 孫艷芹 文/圖
“獲獎專業戶”
耿永紅受到廣泛關注
今年8月,“酒鬼酒”杯“馥郁人生”朗誦詩歌命題征文大賽評獎活動圓滿結束,河南省駐馬店市詩人耿永紅力拔頭籌,獲得獎金1萬元。她的作品歌頌了馥郁的幸福生活,抒寫了積極的人生感悟與情懷,呈現出美好的人間真情與真愛,從2000多篇參賽稿中脫穎而出。
今年7月,由《星星》詩刊等單位主辦的“中國西部藕海”首屆詩歌大賽揭曉,耿永紅榮獲一等獎,獲得獎金3000元。其創作的詩歌《西部藕海,赴荷之約(外四首)》主題鮮明、意象清新、詩意飽滿,受到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
2013年底,由人民文學雜志社等單位主辦的“魅力烏鎮”全國征文活動,歷時半年多,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659篇參賽作品,最終評選出22篇獲獎作品,西平縣作家協會副主席、女詩人耿永紅的《烏鎮情歌(組詩)》榮膺二等獎,獎金5000元……
一份份喜報傳來,西平縣的耿永紅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獲獎專業戶”,迎來了創作的勃發期,受到了全國詩歌界的廣泛關注。
耿永紅是西平文學異軍突起中的一個優秀代表,更是小城西平文學創作蓬勃發展的一個主力。
耿永紅的突破,一方面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夜以繼日地學習,廢寢忘食地創作,每一篇精彩佳作的出爐無疑都融入了大量的血汗和悲歡;同時,還在于小城西平所擁有的豐富的人文資源、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創作環境。
堅持創作
數代人追尋的文學夢
西平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文化燦爛,是中華之母嫘祖的故里,棠溪冶鐵鑄劍文化的發祥地。在兩千多年的建制史中,西平曾出現過和嶠、和恰、郅惲、王誥等輔國重臣,也產生了諸如先秦散文家韓非、元代劇作家李好古、現代新詩開創者之一的于庚虞等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影響的文學大家。在這一方豐盈的文學沃野上,孕育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文學天地似乎已成為一種必然現象。
上世紀50年代,西平作者楊寶印、張夢胥就在《奔流》、《河南日報》發表詩歌作品。
1976年之后,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的飛速發展,中國進入了文學復蘇時期。1984年11月,西平縣文聯成立,同時成立了西平縣文學創作工作者協會。1986年9月,西平縣文聯創辦了《柏苑》文藝小報。西平文學創作也因此出現了令人欣然的一面,掀起了西平當代文學創作的第一個高潮,在地市以上報刊發表了數百篇文學作品。當時,文學愛好者自發成立了地平線詩社、竹外云文學社、星火文學社等。這一時期發表作品較多的作家有楊鐵成、高沛、陳清泉、邵興治、王欣敏等。
執著追求 西平文學仍在路上
從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可以說是西平文學大發展大繁榮全面振興的10年。10年來,無論是詩歌、散文創作,還是小說創作,不僅新人涌現,而且許多作品都有可圈可點之處,掀起了西平文學創作的又一個高潮,西平文學創作初具規模。
說到西平文學現象的形成,有一個人功不可沒——他就是西平文聯黨組書記、西平縣作家協會主席奚家坤。2005年2月,奚家坤主持文聯工作,改西平縣文學創作工作者協會為“西平縣作家協會”。 2006初,西平縣作家協會召開第四次代表大會,奚家坤當選為四屆作協主席,成為西平文學的領軍人物。
上任伊始,奚家坤積極尋找散居在全縣各個鄉鎮的文學愛好者,發展會員近百人,創辦了一本內部純文學刊物——《西陵風》,使得西平文學創作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詩歌林花繁葉茂。西平的詩歌創作成果豐碩,多年來位居全市前列。2005年以來,奚家坤、田春雨、耿永紅、翟玉堂、趙建偉、王欣敏、邵興治等詩人,先后在《詩刊》、《詩歌月刊》、《星星》詩刊、《綠風》詩刊、《大河》詩刊、《北京文學》、《莽原》等全國主要詩歌刊物和綜合性文學期刊上發表詩歌作品,“西平詩群”初具規模。
奚家坤既是西平文學創作的領導者,又是西平文學創作的領軍人物,有數百篇(首)作品在刊物上發表、獲獎,出版了《奚家坤詩集》。
詩人趙建偉經過多年的磨練,創作趨于成熟,把詩歌打磨得既精煉又富于哲理,許多作品在全國詩歌刊物發表。
青年詩人田春雨、耿永紅吸收西方詩歌的表現手法,抒發個人對故鄉田園的熱愛、對父母親情關照,寫出并發表許多優秀的詩篇,連續在駐馬店市詩歌大賽和全國性詩歌大賽中獲獎。田春雨出版了《油燈點亮的村莊》、《故園吟》兩本詩集,耿永紅出版了詩集《月光執意不走》。
業余創作小說的權寨中學副校長趙文卿,也涉足詩歌創作,并在駐馬店市詩歌大賽中獲獎。2008年駐馬店市詩歌學會編輯出版的《天中詩集》,收錄有西平詩人王欣敏、邵興治、奚家坤、翟玉堂、趙建偉、田春雨、耿永紅、趙文卿、王銳力、陳富立等人的作品。
散文園春意漸濃。近幾年,西平散文創作在駐馬店市漸成氣候,為西平文學現象添了一抹亮色。
退休教師王崇亞是西平散文創作的領跑者,先后出版了《朝著太陽奔去》和《送你一枚小貝殼》兩部散文集,其作品被全國20多個省、市選入語文考試閱讀分析題,同時還分別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材《語文閱讀訓練》、蘇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材《語文閱讀與欣賞》等。
西平高中教師趙大磊是一位很有潛力的青年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如雨中梨花,高雅別致,幾年來先后在各級報刊發表散文100多篇,2014年出版散文集《一個人的月亮》。
女作家耿永紅的散文若寒冬臘梅,柔中見骨,一篇《吳起殺妻》,寫得蕩氣回腸,令多少須眉自愧弗如。
劉靜的散文似喇叭花,明朗熱烈,幾年來在省市級報刊發表散文上百篇。
王崇亞、趙大磊、耿永紅散文作品量多質高,發表的刊物層次也高,被譽為“西平散文三劍客”。
小說田筆耕墨耘。近十年來,以趙文卿、衡鳳岐、黃兢業、李玉穗、奚家坤等為代表的作者,潛心小說創作,先后在國家主流文學期刊發表了一大批優秀作品,使西平的小說創作一躍進入全市小說創作先進行列。
趙文卿把農村中的草根人物搬到文學作品中,善于塑造底層人物形象,以平實樸素的筆觸,表現農民的勤勞善良,在《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發表了《下飯館》、《草妮》等作品。
西平縣二郎鄉農民衡鳳岐是打工族,干過很多粗活重活,勞動間隙寫作,以農民身份關注農民和農民工疾苦,在《中國作家》、《陽光》發表了《臉》、《填井》等作品。
身為干部的李玉穗深入生活,勤于思考,在《莽原》上發表中篇小說《四爺》,并出版小說集《芽街鎮》,令人敬佩;奚家坤以詩人身份涉足小說創作,成功轉型,以其獨特的筆記體白描手法在《當代文學選萃》、《東京文學》、《民族文藝》等發表大量作品,并出版小說集《西平筆記》。
異軍突起 西平文學漸露崢嶸
百花園里之所以百花盛開、姹紫嫣紅,一定是有適宜它們盛開的土壤和條件。
除了文學底蘊豐富、文學創作氛圍好之外,西平文學現象成形的還有哪些條件是不可或缺的呢?
有溫暖的家——健全的作協組織。2006年換屆前,西平縣作協基本上處于一盤散沙狀態,多年沒有召開過會議,沒有開展過活動,沒有人說得清作協有多少會員,甚至連作協主席是誰,都很少有人知道。2006年西平縣作協換屆后,健全了組織機構,至目前,縣作協會員已逾百人。
有展示平臺——創辦《西平文學》純文學內刊。至今,《西平文學》已出版20期,為西平作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
有表演陣地——編輯出版西平縣文學作品選。2007年,西平縣作家協會編輯出版了《柏城文綜》(上卷),收錄了建國以來至2005年西平20位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全書共40萬字。該書的出版不僅填補了西平文學史上的空白,還收集保存了大量文史資料。2009年,編輯出版了《柏城文綜》(下卷),收錄了2005年至2009年20位主要作家的新作。2014年,編輯出版《西平縣文學作品選(2009~2013)》,收錄了全縣23位作家從2009至2013年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和《西平文學》(季刊)上發表的重要文學作品,以及曾獲得“西平文學獎”的歷屆單篇文學作品,共有50多萬字。今后,為及時輯錄全縣作者在市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的作品,西平縣每一年都將編選一本年度文學作品選。
有培養措施——積極推薦作者加入省、市作家協會。積極挖掘文學人才,對創作成績突出的作者,及時推薦其加入省、市作協組織。目前,全縣僅省作協會員就達20人,在全市名列榜首。
有幫扶機制——扶持縣內作者公開出版文學專著。通過幫助作者確定選題、上報創作項目和銷售書籍等措施,積極扶持作者出版文學專著。至目前,西平作家先后出版文學圖書40余部,在市、縣產生較大影響的主要有綜合文學作品集《柏城文綜》,小說集《禹王寨》、《芽街鎮》,詩集《奚家坤詩集》、《故園吟》、《月光執意不走》,散文集《朝著太陽奔去》、《一個人的月亮》,歌詞集《王欣敏行業歌詞集》等。
有交流舞臺——舉辦文學采風和作品研討活動。連續舉辦三次“天中作家看西平”大型文學采風活動;和相關雜志社先后舉辦《綠風》詩歌萬里行、《東京文學》西平筆會、《詩歌月刊》筆會、《時代報告》西平筆會,《詩歌報》、《詩刊》西平詩會等文學筆會;多次與遂平、汝南、正陽、泌陽、上蔡、平輿、驛城區作協進行交流。每年為一名有一定影響的作者召開一次研討會,目前已先后召開了奚家坤、田春雨、王崇亞、趙大磊的作品研討會。同時,縣作協每年分別給小說、散文、詩歌三個小組活動經費1000元,每年須開展兩次“文學之星”外埠作品研討活動。
有激勵舉措——設立了“西平文學獎”。為繁榮西平文學事業,提升西平文化形象,鼓勵中青年作家創作,西平縣作家協會、《西平文學》編輯部設立了“西平文學獎”。
隨著西平縣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西平文學的創作勢頭將會日益強勁,“西平文學現象”的影響將更加廣泛、深入。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