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秸稈經紀人“火”了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焦艷艷)麥收之際,筆者在鄉村采訪時發現,在西平縣焚燒秸稈的現象沒了,昔日廢棄的麥秸稈,如今成了農民經紀人手中的香餑餑。 6月4日,在西平縣盆堯鄉,農民王志剛
本報訊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焦艷艷)麥收之際,筆者在鄉村采訪時發現,在西平縣焚燒秸稈的現象沒了,昔日廢棄的麥秸稈,如今成了農民經紀人手中的香餑餑。
放著自家地里的莊稼不收,卻跑到別人家的地里收麥秸?面對筆者的疑問,張力顯得很靦腆。他告訴筆者,今年他籌資買了一臺秸稈打捆機,計劃收完了本村的麥秸稈再到外村收,按1天收10噸小麥秸稈算,一個麥季能掙2萬多元呢。
面對禁燒難題,西平縣另辟蹊徑,變堵為疏,從2007年開始,就著力培養農村秸稈經紀人。
為了扶持秸稈經紀人隊伍發展,該縣推出“零”收費制度,對農民申請注冊秸稈經紀人和私營企業的經紀人,免收工商登記費、工本費。工商部門還派專人上門服務,并聯合私營經濟協會組織農村秸稈經紀人到駐馬店、鄭州等地參觀學習,開闊農村秸稈經紀人的眼界,拓寬經營渠道,開辟秸稈市場營銷業務。
目前,像張力這樣的秸稈經紀人,西平縣已發展500多人。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