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張喜鳳費盡周折找到棄嬰父母
摘要: □晚報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王有震 本報訊 “謝謝好心的喜鳳大姐,要不是你,孩子恐怕早就沒命啦。”11月4日上午,當泌陽縣銅山鄉銅峰村農民王明(化名)從泌陽喜鳳米行的張喜鳳手中接過自己
□晚報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王有震
本報訊 “謝謝好心的喜鳳大姐,要不是你,孩子恐怕早就沒命啦。”11月4日上午,當泌陽縣銅山鄉銅峰村農民王明(化名)從泌陽喜鳳米行的張喜鳳手中接過自己的兒子時,熱淚盈眶。
“孩子滿月后,需要后續治療,有什么困難,及時與我聯系,我會盡力幫你的。”張喜鳳說。王明走時,張喜鳳又塞給他500元現金。
這事還得從頭說起。張喜鳳是泌陽縣馬谷田鎮黃莊村黃莊組的農民,在縣城做大米生意。張喜鳳20多年如一日,因連續收養3個先天性重病棄嬰、資助3個孤兒上大學等而榮登“中國好人榜”。今年10月25日凌晨4時許,熟睡中的張喜鳳隱約聽見門外有十分微弱的嬰兒啼哭聲,打開房門一看,冰冷的水泥地上放著一個用小棉被裹著身穿棉衣的男嬰,里面有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出生日期:2010年10月20日21時15分。”張喜鳳二話不說,抱著孩子就回屋了。
天一亮,張喜鳳就抱著孩子到縣醫院做詳細檢查,醫生確診孩子患有缺氧、缺血性腦病。醫生說:“3個月內抓緊治,孩子的病還能治好。”
為了拯救孩子的生命,張喜鳳放下手中的生意,在醫院護理孩子。6天后,孩子轉危為安。
有一天,張喜鳳在病房守護孩子輸液時,一病友說:“前幾天,有個男嬰在這里輸過水,得的也是缺氧、缺血性腦病。這孩子好像就是那個嬰兒。”病友的話讓張喜鳳陷入沉思。“嬰兒才出生幾天,如果用母乳喂養,對孩子的治療和發育都有好處。”
張喜鳳決定查找孩子親生父母的下落。于是,她讓家人和好友兵分幾路,查詢10月20日出生的男嬰。他們跑遍了縣城大大小小的醫院及全縣24個鄉鎮的衛生院,終于在一家醫院查出棄嬰的親生父親是本縣銅山鄉銅峰村下老莊村農民王明。隨后,張喜鳳和家人與王明取得聯系。
原來,王明小兩口是在萬般無奈之下才將親生兒子遺棄在張喜鳳家門口的。
王明家境十分貧寒,一家7口人的生計僅靠幾畝地維持。王明的母親10年前就患了風濕性關節炎、胃潰瘍等疾病,一發作晚上就痛得難以入睡。體弱的父親得腎病多年,早已喪失了勞動能力。67歲還單身的大伯,患高血壓和腦血管硬化,長年服藥。13歲的妹妹在鄉中心學校讀六年級。
為了給三位老人治病,家里早已是債臺高筑。王明的妻子懷孕7個多月時,做B超發現胎兒有腦積水。今年10月20日晚,孩子平安出生。回到家后,孩子不停哭鬧,王明就抱著孩子到泌陽縣醫院檢查,醫生確診為缺氧、缺血性腦病,并囑咐救孩子就得馬上辦理住院手續。王明夫婦得知此病難治,加之當天借的200多元錢花光了,只好回家。
王明回家后左思右想,突然腦海中想起電視臺多次播出“中國好人”張喜鳳多次收養棄嬰的鏡頭,頓時萌發了將孩子送給張喜鳳的念頭。10月25日凌晨3時許,他帶上兒子,騎著摩托車跑了數十公里路,將兒子放在張喜鳳家門外。
“既然人家把孩子放到我家門口,就是對我的信任。不管怎樣,我一定給孩子治病,找到孩子的親生父母。”當孩子的親生父親從張喜鳳手中接過孩子時,張喜鳳眼里噙著淚說。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