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動刀\"萬能險 費率改革有望下半年啟動
摘要: 披著保險的外衣,賣的卻是根本不具備保障功能的理財產品——名不副實的萬能險,進入了監管層的視線。上證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獨家獲悉,萬能險費率改革有
披著保險的外衣,賣的卻是根本不具備保障功能的理財產品——名不副實的萬能險,進入了監管層的視線。
上證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獨家獲悉,萬能險費率改革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啟動,保監會近期已就此召開過兩次小范圍內部會議,征求費改意見。
改革的核心是下調收費、增加保額。而更為深遠的意義則是讓利消費者,引導險企回歸保險產品的保障功能。
在兩次小范圍征求意見后,保監會近日內部下發“關于征求對《萬能保險精算規定(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知情人士向上證報透露,“從征求意見稿所涉及內容來看,基本是萬能險費改的主要指引文件,預計下半年改革會啟動。”
在普通型人身保險費率改革將滿一年之際,萬能險費率改革也將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啟動。上海證券報昨日從權威渠道獨家獲悉,保監會近期就此召開過兩次小范圍內部會議,征求主要保險公司對于萬能險費改意見。
從本報知悉的改革草案來看,萬能險費改將重點從降低初始費用和退保手續費、增加風險保額、令結算利率與市場接軌且保持平穩等方面著手。
萬能險費改的意義在于:通過調整保險公司收費上限,來更多地讓利于消費者;同時通過增加風險保額來提高萬能險的保障額度,從而引導保險公司調整業務結構及更加規范經營。
改革核心要點:下調收費 增加保額
人身險費率形成機制改革將擴大范圍,繼普通型人身保險后,萬能險費率市場化改革也似有啟動跡象。
知情人士向上證報透露,在兩次小范圍征求意見后,保監會近日內部下發“關于征求對《萬能保險精算規定(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從征求意見稿所涉及內容來看,基本是萬能險費改的主要指引文件,預計下半年改革會啟動。”
與普通型人身險產品所不同的是,萬能險的結算利率本身就具備靈活性(目前全行業萬能險結算利率平均水平大致在4%至5%之間,最高者可到7%上下),故而此次萬能險費改的重點主要體現在:降低收費上限、增加風險保額及加強準備金監管等。
收費上限下調主要針對的是萬能險的初始費用和退保手續費。根據征求意見稿規定,期交萬能險的基本保險費初始費用上限比例,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別為40%和20%,而2007版相關文件的規定則是50%和25%;躉交萬能險的初始費用上限比例,5萬元及以下部分和5萬元以上部分分別為5%和3%,2007版的規定是10%、5%;退保費用比例上限,第一至第五年分別為5%、4%、3%、2%、1%,2007版的規定是10%、8%、6%、4%、2%。
此外,記者在對比新舊規定后發現,另一個大調整體現在增加了萬能險的風險保額。2007版只規定:個人萬能險在保單簽發時的死亡風險保額不得低于保單賬戶價值的5%。而此次征求意見稿已調整為:意外和疾病死亡風險保額不低于保單賬戶價值的20%,意外死亡風險保額不低于保單賬戶價值的50%。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萬能險的準備金監管亦更細化和嚴謹。相比2007版,此次征求意見稿將非賬戶準備金細化成三類,包括保險利益非賬戶準備金、保證利率非賬戶準備金和結算利率非賬戶準備金。并要求萬能賬戶的資產應單獨管理,保險公司可為萬能賬戶設立特別儲備,以及盡量保持結算利率平穩。
改革深遠意義:
讓利消費者 引導險企回歸保障
一系列數據調整的背后,是萬能險費改的深遠意義。
一是,通過降低初始費用和退保手續費,讓利于消費者;二是,通過增加風險保額來提高保障額度,從而讓萬能險恢復其保障的“本來面目”,進一步倒逼保險公司調整業務結構;三是,通過細化準備金分類,來保證結算利率與市場接軌且保持平穩,防止有保險公司不計成本地抬高結算利率,嚴控非理性價格戰。
萬能險本是舶來品,在國外屬于保障型險種,產品類型介于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之間,消費者在享受到保障功能的同時,又能分享來自資本市場的收益。
然而被引入我國后,便被“改頭換面”。演變至今,保障功能幾可忽略不計,基本上已“淪陷”為價格敏感型的理財型險種。自新會計準則實施后,由于沒有通過風險測試,萬能險便在保費統計時被歸類為“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而不被視作“保費收入”,足可見保障成分之低。
此外,為吸引消費者投保,以達到快速吸金的目的,一些保險公司不僅縮短萬能險的產品期限,還持續抬高預期收益率(4%至7%),再加上2%至3%的手續費率,總的資金成本普遍高達6%至9%左右,給保險投資、管理及償付能力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萬能險也因此被業界戲謔為“既沒面子(保費規模),也沒里子(利潤)”的保險產品。
有業內人士透露,從最新內部數據來看,以規模保費口徑來統計,全行業的萬能險占比約為20%左右,近20家中小公司的萬能險占比超過50%,甚至有多家公司近乎百分之百依靠這些披著“保險”外衣卻并不具備保障功能的萬能險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高現金價值屬性的萬能險占比之高,所引發的連鎖反應,似乎正在持續發酵。無論是通過地產重估大玩“會計游戲”的正德人壽,還是在地產投資上高歌猛進的生命人壽、前海人壽等,背后所引發的虛報償付能力、資金錯配等風險正引起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及密集調查。
在業內人士看來,監管部門也有意通過萬能險費改,來引導保險公司調整業務結構,回歸理性經營。雖然短期可能會對保險公司的前端銷售產生一定影響,但有助于提升萬能險的長期吸引力及利潤率。
責任編輯:syy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