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
摘要: (圖為資料照片)□張 龍11月14日是 “聯合國糖尿病日”。據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提供的數據,我國已成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而且隨著我國飲食結構的變化,糖尿病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為
(圖為資料照片)
□張 龍
據解放軍第159中心醫院普外科主任王平瑜介紹,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口號是“應對糖尿病,立即行動”。
得了糖尿病,自己不知道
糖尿病是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征,最終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系統組織病變的代謝疾病。
據王平瑜介紹,他曾遇到過這樣一個患者:一個剛40歲出頭的男子,患Ⅱ型糖尿病,因突發大面積心梗搶救無效,失去了生命。該患者在體檢中偶然發現高血糖,經熟人介紹,拿著檢查單向醫生咨詢有關糖尿病的問題。當時,醫生建議他立即科學控制血糖,并檢查糖化血紅蛋白等多項指標。該患者不以為然地說:“我一點兒感覺都沒有,沒有那么嚴重吧!”醫生說,糖尿病治療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你一輩子都沒有感覺,一旦有了感覺就晚了。遺憾的是,該患者一味相信自己的感覺,拒絕治療。等到他突發心梗送到急救室后,都已經晚了。
王平瑜介紹,雖然有的患者血糖有點高,但沒有什么不適。事實上,高血糖所致的慢性病變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壽命,一旦出現并發癥就難以治療。
立即行動,預防糖尿病
“飲食控制、運動療法和藥物治療是防治糖尿病的法寶。”王平瑜表示,無論是易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還是已患糖尿病者,都必須重視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如果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都不能控制血糖,就需要使用藥物治療。
據了解,合理控制飲食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石。糖尿病患者應避免肥胖,維持理想且正常的體重,定時定量進食,烹調多采用清蒸、水煮等方式,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適當運動可以促進肌肉利用血糖,加強糖代謝的調節和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從而使血糖和尿糖降低,而且能增強體質,改善新陳代謝和心肺功能,以減少心血管的并發癥。輕型糖尿病患者堅持體育鍛煉并合理控制飲食即能使血糖得到控制。
有些患者抗拒藥物治療,認為一旦服用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就具有依賴性,從而導致急性或慢性并發癥的發生。事實上,目前有許多患者通過注射胰島素或服用藥物都能很好地控制血糖,保持相對健康的身體狀況。
王平瑜強調,糖尿病并發癥多,危害大,涉及學科范圍廣。因此,醫務人員要多學科合作,廣大市民也應立即行動起來,共同防治糖尿病。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