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有人推銷保健品市民需防五大陷阱
摘要: □晚報記者 張 寧 通訊員 王 楠“大娘您好,我是保健品公司的推銷員。今天,我們公司有個專家講座,您老去聽聽吧,有神秘禮品贈送。”昨天,家住市駿馬路的翟大媽剛出家屬院大門,就碰見一
□晚報記者 張 寧 通訊員 王 楠
“大娘您好,我是保健品公司的推銷員。今天,我們公司有個專家講座,您老去聽聽吧,有神秘禮品贈送。”昨天,家住市駿馬路的翟大媽剛出家屬院大門,就碰見一個推銷保健品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說,遇到這樣的情況,市民需要小心。一些團體和個人以健康俱樂部、患者之家、專家義診咨詢等名義,非法銷售藥品和保健品,市民要注意別掉進陷阱。
陷阱一:名為健康講座,實為賣產品。
有些保健品公司以健康俱樂部、患者之家的名義,把一些患有相關疾病的老年患者召集起來,以租地方開設講座的形式,提供健康服務宣傳健康知識,宣傳某種藥品或保健品的特殊療效。這種做法實為變相賣產品。
陷阱二:名為專家義診,實為騙局。
一些藥品經營單位以邀請某醫療機構的“著名專家”到場為名,推出義診活動,實際上是推銷治療老年病和慢性病的藥品及保健品。根據規定,在醫療機構注冊的醫生是不能隨意到藥店或居民區舉辦醫療活動的。
陷阱三:名為開設熱線,實為洗腦。
還有的藥品經營單位為達到銷售的目的,打出健康咨詢熱線,實際上只要有患者打進電話詢問,對方就會推薦同一種藥品,聲稱可包治百病。咨詢者在不知情中被洗腦,延誤治療,健康受到影響。
陷阱四:直接兜售假藥。
社區、家屬院是不少藥品和保健品商家選擇的推銷地點。一些售賣偽劣藥品、保健品的不法商販經常深入居民區,設立隱蔽的銷售點,通過郵購或直接銷售的方式銷售偽劣藥品。
陷阱五:夸大療效。
有些保健品商家夸大宣傳,這是違法行為。有的保健品在外包裝或廣告宣傳中,故意把保健品批準文號的字體寫得特別小。據介紹,藥品的批準文號是“國藥準字”,而保健品的批準文號是“國食健字”或“衛食健字”。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