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經濟觀察:中國經濟難題多 考驗調控平衡術
摘要: 經濟漫畫:通脹壓力。 (編者按:“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國政府主動調低未來5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力求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及至年中,經濟運行尚算穩健,但抑通脹、穩增長、調結
經濟漫畫:通脹壓力。
(編者按:“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國政府主動調低未來5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力求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及至年中,經濟運行尚算穩健,但抑通脹、穩增長、調結構等宏調任務并不輕松。本社從即日起,推出一組年中經濟觀察,敬請垂注。)
中新社北京7月4日電 題:中國經濟難題多 考驗調控平衡術
中新社記者 俞嵐
“十二五”開局年棋至盤中,關于中國經濟“硬著陸”抑或“軟著陸”的爭論依然激烈。控通脹與穩增長,“魚與熊掌”能否兼得,考量中南海調控智慧。
今年以來,從西方飄來的“烏云”一直籠罩在中國上空。“金融大鱷”索羅斯、“末日博士”魯比尼和一些外資投行紛紛唱衰中國,且調門日高。曾準確預言2008年金融危機的魯比尼此番預估,中國經濟將在2013年“遇到大麻煩”。
剛剛榮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今年的確麻煩不斷。前5個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始終高企,飛漲的肉價和堅挺的房價引發民眾強烈反彈。陰晴不定的天氣也來添亂:南方旱澇急轉,或推高糧價,令通脹情勢百上加斤。官方預計,6月份CPI漲幅將創近3年新高。
更讓人糾結的是,占中國GDP近半的投資的實際增速在下滑,進出口增長步伐放緩,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逼近景氣紅線,國有企業利潤增速回落,中小企業虧損面加大……經濟增速“向下走”已是不爭的事實。
外部,價格暴漲暴跌的大宗商品,未見明朗的全球經濟,難言見底的歐債危機以及持續動蕩的中東局勢,已經并且仍將給中國經濟發展設置不少障礙。輸入型通脹成為影響中國未來物價走勢的最大變數。
要抑制通脹,關小信貸水龍頭或可立竿見影,但收緊銀根將加速經濟降溫,政策超調的后遺癥不得不防。反之,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利劍一旦出鞘,可能會令通脹雪上加霜。
在控通脹和穩增長之間,調控如何走好平衡木,已經不易,而要兼顧短期目標與長期發展,協調結構性問題與周期性問題的矛盾,統籌市場“看不見的手”與政府“看得見的手”,使經濟肌體持久康健,更是考驗宏調功力。
不過由此斷言“硬著陸”,則低估了中國經濟的彈性和決策層調控的柔性。
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在一定程度上乃中央政府有意為之。用“4萬億”政策猛藥透支的經濟高速增長并不可持續,早晚得回歸正常軌道,晚調不如早調。況且今年首季GDP9.7%的增長率,在全球經濟中仍算得上是一枝獨秀。
對于通脹這一“出籠的猛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表示,年內將得到有力控制,漲幅有望落在5%以下。隨著去年價格上漲滯后影響的逐漸削弱,通脹在隨后幾個月內見頂回落應是大概率事件。
去年以來,央行頻繁動用數量型及價格型工具抑制流動性,貨幣政策回轉空間已不大,但決策層手中仍有相當多的“彈藥”可供選擇,財政政策便是其一。通過調整稅率、加大對低收入人群的補貼力度、發行地方債籌集保障房建設資金等均能起到治通脹、促經濟之效,而糧食生產“八連豐”也增加了調控底氣。
半年來,即便外界雜音不斷,中國始終遵循自己的步調從容前行,對經濟的掌控已然成竹在胸。未來數月,隨著通脹形勢的變化,北京料將繼續邊走邊調,通過適時“點剎”和“踩油門”,中國經濟“軟著陸”可期,華爾街那些把“寶”壓在中國經濟“輸”上的“賭徒”們可能要失望了。(完)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