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務實共贏中實現中歐夢
摘要: 特約評論員 楊飛相關新聞:中央電視臺特別節目——《一橋飛架中歐》近日,中央電視臺隆重推出《一橋飛架中歐》特別節目,生動再現了3月22日至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進行國
特約評論員 楊飛
相關新聞:
中央電視臺特別節目——《一橋飛架中歐》
近日,中央電視臺隆重推出《一橋飛架中歐》特別節目,生動再現了3月22日至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的一幕幕,以及習近平出席在荷蘭海牙舉行的核安全峰會、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和歐盟總部的點點滴滴,引發強烈社會反響。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歐盟是世界上由發達國家組成的最大的經濟政治集團,中國要在全球層面開展大國外交就必然要架起中歐關系這個支點。也正是基于此,2013年李克強總理就曾兩次造訪歐洲,推動中歐關系大步向前發展。不久前習近平主席的歐洲之行,不僅通過明確戰略方向和夯實合作基礎彰顯了中歐合作的主題,更以全球視野和文明對話提升了中歐合作的內涵和品質。
從政治層面來說,目前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一個健康穩定的中歐關系對于雙方利益和世界和平與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習主席此行明確了中歐加強政治合作和戰略協調的發展方向,促進了中荷建立開放務實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中法開創緊密持久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德關系提升為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中比建立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關系,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從經濟層面來看,習主席此訪適逢歐洲經濟走向復蘇之時,習主席訪歐期間,中國與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以及歐盟先后發表深化合作聯合聲明,通過反對保護主義、加強經貿磋商和政策協調、推動投資協定及自貿協定談判等舉措,夯實了兩大經貿伙伴之間的合作基礎。戴姆勒深化與北汽的合作、華晨集團與寶馬集團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一樁樁一件件,都預示著中歐之間經濟聯系會更加緊密。
從文化層面來講,習主席此次訪問有助于中歐文化交融。不可否認,中歐關系的發展,始終伴隨著東西方的文化認同,如同兩條交匯的河流,奔騰不息。先前多姿多彩的文化周、文化節等在中國與歐洲國家間進行,已經使得中歐之間的文化交流如火如荼。如今在習主席訪問過程中,從里昂中法大學到戴高樂基金會,文化交流和中法友好簡直難分彼此。跨越四海的文化親近感,就這樣將中歐兩大文明連接在一起。
實際上,中歐關系越來越緊密的背后,還是中國經濟的崛起。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1980年到2011年,中國名義GDP全球占比已經增長了34.52倍。在崛起的同時,負責任的中國還為全球市場提供急需資源,緩解重要貿易伙伴歐盟的經濟危機。路透社的文章就曾表示,"2012年全球經濟萎靡,但謝天謝地還有中國的崛起"。所謂患難見真情,訪歐期間多國給予習主席超標準接待,就是一個例證。
當然,歐債危機以來,中歐加強交往對中國來說是機遇,但雙方關系中仍有一些不穩定因素,歐洲以光伏產品雙反調查為代表的貿易保護主義等就是一個例證。但習主席訪歐期間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已經明確表明,只要雙方能夠求同存異、務實共贏,提升戰略定位、拓展合作空間、對接利益契合點,中歐雙方合作開放的程度就會越來越寬,中歐夢就將越來越清晰,世界也將更安全、更均衡、更美好。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央視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