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新形勢 把握新特點 開創新局面
摘要: 馬長看2月27日,全國計劃生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這次會議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專題圍繞計劃生育工作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認真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精神和劉延東副總理重要講話精神,努力開創人
馬長看
充分肯定人口計生工作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排除干擾,堅定工作的信念和決心。
一段時間以來,伴隨著推進機構改革、促進職能轉變和調整完善生育政策,輿論廣泛聚焦計劃生育工作,意見紛紛、莫衷一是。少部分人認為“計劃生育政策過時了”、“生育要完全放開了”,還有個別人全盤否定人口計生工作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對人口計生工作橫加指責。毫無疑問,凡此種種雜音,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誤導,也對基層計生隊伍造成一定的思想干擾。
面對各種錯誤言論和雜音,我們必須明辨是非,挺直腰桿,以此次會議召開為新起點,積極構建正面宣傳輿論場,統一思想和行動,堅決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繼續抓緊抓好計劃生育工作。
正確理解推進機構改革、促進職能轉變和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大意義,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我們必須從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從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準確把握新時期人口發展的形勢、規律、特點,充分認識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艱巨性、復雜性,正確理解推進機構改革、促進職能轉變和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大意義,澄清思想認識,扭轉錯誤導向,增強全面做好人口計生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要不斷加深對推進機構改革、促進職能轉變的理解和認識。國務院將衛生部和人口計生委合并組建為國家衛生計生委,在改革方案中明確提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變、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制度不變、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不變等“三個不變”。筆者認為,“三個不變”的提出,是中央繼續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發出的明確信號。推行衛生計生機構改革,并不是放松和削弱人口計生工作,而是從政策、制度層面更好地保障和推動開展人口計生工作。
一方面要充分認識人口問題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時刻繃緊穩定低生育水平這根弦。以平輿縣為例,在人口素質上,正進入人口大縣向人力資源大縣的跨越期;在人口結構上,勞動年齡人口所占比例開始下降、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有所遏制,但存在反彈風險。特別是在人口數量上,已進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峰值期,人口低增長率和高增長量并存,人口總量持續增加的壓力更加突出。因此,我們必須始終把穩定低生育水平作為第一要務,最大限度地緩解人口過快增長對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帶來的巨大壓力。
一方面要引導群眾正確理解“單獨兩孩”政策,扎實穩妥有序地實施這項政策,“把好事辦好”。我們要更加重視發揮宣傳工作的先導作用,向群眾講清啟動“單獨兩孩”政策中的“為什么”和“怎么做”,澄清模糊認識,推動政策落實。同時要進一步增強抓緊抓好計劃生育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特別是在實施“單獨兩孩”政策過程中,要確保有效管控風險,確保生育水平不出現大的波動,確保人口總量保持在規劃目標之內。
順應新形勢新任務和人民群眾新期待,以深化和拓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為引擎,推動工作創新發展。
基于長期從事基層人口計生工作的實踐與思考,筆者認為,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要更加注重利益引導和服務關懷,全面落實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優惠政策,加強部門協調,促進相關政策與計生利導政策的銜接,保證計劃生育家庭優先分享改革發展成果;二要在整合衛生、計生資源的同時,加強計劃生育人才隊伍、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服務能力,拓寬服務范圍,確保人人享有生殖健康服務;三要全面落實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一盤棋”工作機制,努力為流動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務,促進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四要完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將符合低保條件的老年人全部納入保障范圍,不斷提高補助標準,對獨生子女和計劃生育雙女父母,尤其是對失獨家庭的老人,要建立健全政府補貼等制度,為他們入住養老機構或接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提供支持;五要進一步完善生育保險、生育關懷制度,免費為符合條件的育齡婦女提供再生育技術服務,認真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提高項目覆蓋率;六要逐步健全完善促進計劃生育家庭成員就業創業的扶持政策,抓好政策落實。
(作者系平輿縣人口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