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回信“愛心團隊”賦予學雷鋒新內涵
摘要: 在3月5日學雷鋒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郭明義愛心團隊”回信,對他們服務社會、助人為樂、愛崗敬業給予充分肯定,并向全國廣大志愿者和愛心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在3月5日學雷鋒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郭明義愛心團隊”回信,對他們服務社會、助人為樂、愛崗敬業給予充分肯定,并向全國廣大志愿者和愛心人士致以崇高敬意。(3月4日新華網)
“郭明義愛心團隊”自2009年成立以來,堅持以雷鋒、郭明義為榜樣,在奉獻崗位、奉獻社會實踐活動中取得顯著成績。習近平總書記給“郭明義愛心團隊”回信,不僅肯定了他們的做法,而且賦予了學雷鋒新內涵,希望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積極向上向善,持之以恒地推進奉獻崗位、奉獻社會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學雷鋒需要提升人生境界。記得在央視“2010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上,推選委員王振耀說:長期奉獻不計報酬,于普通崗位拓展慈善,的確是當代雷鋒。推選委員閻肅說:誰言雷鋒去?請看郭明義;盈懷熱心腸,滿腔浩然氣!不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雷鋒就不可能持久。郭明義之所以被稱為“當代雷鋒”,就在于他用心感悟、用心踐行雷鋒精神,把學雷鋒視為一種幸福。習總書記稱贊“郭明義愛心團隊”,也正是因為他們具有這種高尚的人生境界。
學雷鋒需要積小善為大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當有人需要幫助時,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細微之處見真情,平凡之中顯偉大。只有從生活點滴入手,立足崗位,腳踏實地,學雷鋒才能落到實處。正如郭明義所說:同事有心事眉頭不展,你給他倒杯水,跟他聊聊天,地上有垃圾撿起來、老人跌倒扶起來,這些點滴小事做到了,就是學雷鋒。學雷鋒,“人人可學、處處可為”。
學雷鋒需要榜樣示范引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工人階級應該為全社會學雷鋒、樹新風作出榜樣,讓學習雷鋒精神在祖國大地蔚然成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年,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既帶給了人們春天般的溫暖,又帶動了一代代人“學雷鋒、做好事”。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半個世紀以來,涌現出了一大批學雷鋒的先進典型、道德模范、感動中國人物。“郭明義愛心團隊”的壯大,也正是在郭明義的感召下,由最初3000多名志愿者發展到近2萬人,并在全國有600多支分隊,志愿者總數超過130萬人。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學雷鋒,貴在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只要人人學雷鋒、天天學雷鋒,常學常新,才會匯聚成愛的河流,社會才會充滿友善、愛心與和諧。(付彪)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人民網-觀點頻道)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