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審販嬰案的警示意義
摘要: 兵 臨 近日,備受關注的陜西富平產科醫(yī)生張淑俠拐賣嬰兒案,在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公訴方指控張淑俠共實施拐賣兒童犯罪6起,涉及被拐賣嬰兒7人。 對那些受到傷害的家庭而言,司法判決只是形
兵 臨
近日,備受關注的陜西富平產科醫(yī)生張淑俠拐賣嬰兒案,在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公訴方指控張淑俠共實施拐賣兒童犯罪6起,涉及被拐賣嬰兒7人。
對那些受到傷害的家庭而言,司法判決只是形式上的救贖,即便判決被告死刑也無法彌補已經造成的創(chuàng)傷。但在更普遍的意義上,公正的定罪量刑乃是杜絕此類犯罪的基本前提,它能夠將法律的權威輸入醫(yī)療人員的職業(yè)倫理當中,以一種警示性效應警惕醫(yī)生切勿在利益面前“一失足成千古恨”。
販嬰案的鏡鑒不只針對醫(yī)生個體,更針對醫(yī)療單位。從管理職責上分析,即便是醫(yī)生個體的犯罪行為,與醫(yī)院的監(jiān)管也難脫干系,因為這種犯罪利用了醫(yī)生在醫(yī)院的職務便利。在職務行為中發(fā)生的違法犯罪,供職單位當然負有連帶責任。雖然本案中醫(yī)院相關領導受到責任追究,仍然值得反思的是,對于醫(yī)生特別是科室的主任,在技術權威的光環(huán)籠罩之下,難道就沒有實質性的制約和監(jiān)督嗎?
總之,販嬰案公審,不僅在法律上尋求到一個正義的救濟,也希望能對醫(yī)療秩序的公共治理起到事后鏡鑒的作用。在這個意義上,法院通過微博直播、旁聽公審的方式公開審理,為的也是于更大的范圍內起到教育和警示效果。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