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求進謀發展
摘要: ——十八大以來經濟建設述評新華社記者 李延霞 十八大以來,面對復雜形勢,黨中央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經濟增速主動調控到合理區間,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各項指標陸續向好
——十八大以來經濟建設述評
新華社記者 李延霞
十八大以來,面對復雜形勢,黨中央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經濟增速主動調控到合理區間,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各項指標陸續向好,中國經濟在改革中提質增效,交出了一份穩中求進、轉型發展的亮麗成績單。
穩增長 經濟增速處于合理區間
如果只用一個字概括中國經濟這一年,“穩”字應是必選。
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扭轉了前兩個季度持續下滑的態勢,三季度GDP增長7.8%,分別比一、二季度回升0.1個和0.3個百分點。
經濟企穩向上的勢頭,得到最新經濟數據的印證。10月份出口額同比增長5.6%,由負轉正;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3%,連續5個月運行在13%平臺上;1月至10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1%;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更是達到51.4%,創下18個月以來新高,發出市場預期和信心穩定的信號。
經濟運行穩不穩,關鍵看是否處于合理區間。合理區間的“下限”是穩增長、保就業,“上限”是防通脹。盡管我國經濟處于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換擋”的過程中,今年上半年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1%,控制在年度4.6%的目標以內。從物價漲幅來看,10月份CPI同比上漲3.2%,低于3.5%的年度控制目標。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當前我國經濟無論是增速和“三駕馬車”,還是就業、物價等指標,都在合理區間。“可以說當前中國經濟不但消解了‘硬著陸’的風險,而且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
這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一方面受惠于逐漸回暖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則與今年陸續出臺的穩健經濟政策分不開。
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今年以來,國家采取了既穩當前更惠長遠的措施。在財政增收緊張、市場流動性趨緊的情況下,宏觀政策既沒有擴大赤字,也沒有放松銀根,保持了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同時出臺簡政放權舉措,有效調動民間投資力量和企業活力,緩解了經濟下行壓力。
調結構 轉型升級顯成效
經過多年的粗放型高速發展,中國經濟到了只有轉型升級才能持續發展的關鍵階段。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一系列強有力措施,推動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
培育消費熱點、強化創新驅動、發展新興服務業、嚴控產能盲目擴張、引導過剩產能有序退出、對違規在建項目和建成項目進行全面清理……今年以來,一系列調結構、轉方式的舉措紛紛出爐。
——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抓住有利時機,加快促進信息消費,從五個方面對促進信息消費進行了部署。
——針對產能過剩,國務院近期專門出臺指導意見,對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進行總體部署,“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
——針對大氣污染,國家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務院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立下大氣污染防治“軍令狀”;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防治大氣污染十項措施、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經濟增長引擎的悄然轉換,折射出轉型發展的成就:在上半年7.6%的經濟增速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5.2%,投資貢獻率為53.9%,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從產業結構來看,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速超過第二產業0.6個百分點,占GDP比重也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物流、網絡購物等現代服務業取得較快發展,僅天貓、淘寶在“雙十一”一天的成交額就達到創紀錄的350億元。
在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數據面前,人們真切感受到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帶來的活力與動力。
促改革 提質增效顯活力
轉型的道路從來不會一蹴而就,要從根本上撬動經濟轉型,唯有依靠市場化改革這一杠桿。
火爆的自貿區,只是中國經濟新一輪改革的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為突破口,財稅、金融、價格、投融資、民生保障、農業農村等領域一系列重要改革舉措相繼推出,為轉型升級提供體制保障。
截至目前,國務院已取消下放了能源、交通、通信、文化等領域的334項行政審批等事項,簡政放權成為深化改革的“馬前卒”和宏觀調控的“當頭炮”;
一系列抓要害、動真格的改革相繼推出,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今年以來,全國各類企業登記數比去年同期增長25%,其中民營個體企業增長37%,帶動了民間投資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長。
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深化改革有了路線圖和時間表。
“人們期待著,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頂層設計推動下,進一步突破長期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供澎湃動力。”國家發展改革委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聶高民表示。 (新華社北京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