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土豪們”將面臨艱難轉型
摘要: □王 璜近一個月的中國熱詞,“土豪”當之無愧。該詞在微博上被提及5600多萬次,并以排山倒海之姿出現在各大媒體的新聞報道中,也出現在身邊朋友的閑談中。然而,這如病毒般迅速蔓延的流行詞匯,對很
□王 璜
近一個月的中國熱詞,“土豪”當之無愧。該詞在微博上被提及5600多萬次,并以排山倒海之姿出現在各大媒體的新聞報道中,也出現在身邊朋友的閑談中。然而,這如病毒般迅速蔓延的流行詞匯,對很多人來說還是有點莫名其妙。
“土豪”究竟何指?稍微有點兒年紀的人,對“土豪”一詞應該不陌生。在幾十年前的革命語境下,土豪是橫行鄉里的地主、惡霸,且其往往與“劣紳”并用。伴隨著今年9月iPhone 5s香檳金的發布、青年與禪師“土豪我們做朋友吧”網絡段子的流行,“土豪”在時間的狂流中轉了一圈之后復活。
在現有的語境中,“土豪”用于諷刺低品味消費又愛炫耀的有錢人。然而,當國人們言必稱“土豪”之時,其實也該明白“太陽底下并無新事”這句真理。
不管現在還是以前,“土豪現象”在國內外廣泛存在。19世紀末,西方就曾涌現出“先富階層”現象,這些人大肆構筑豪宅、瘋狂追逐奢侈品、游手好閑、鄙視勞動,可謂都是“土豪”的前輩。對此,制度經濟學鼻祖維布侖揮筆寫下《有閑階級論》一書,徹底分析了“炫耀性消費”的動機和欲望,還就“錢應該怎樣花?”給出了理性的建議。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日本,高速經濟增長催生了一大批“new money”,日本人奢侈品大掃蕩之足跡,遍及海外。他們挎著相機成群結隊地涌入巴黎的奢侈品商店,腰部鼓囊、臉色紅潤、興奮地東張西望,指著陳列柜里的皮包,大聲地嚷道:“這一排全要了!”這一幕對于今天的中國富人來說,恐怕再熟悉不過。
作為我們的近鄰、金磚國家之一的印度,似乎也在摒棄“生活儉樸、思想崇高”的苦行僧信條。印度國內的很多人都認為,如果有錢就應該拿出來炫耀;他們除了吹響在歐洲買房的號角,婚禮一定要請大牌明星,很多人還制作“黃金圣衣”穿在身上。
由此說來,現實不過是“土豪年年有、今年特別多”而已。關于“土豪”的討論與批判,除了是茶余飯后的談資其實也是整個社會現象反思的明鏡,這是時代的產物,也是發展的產物。
當然,很多國人對“土豪文化”批判的背后,多少還帶著一絲“羨慕、嫉妒、恨”的復雜心態。在嬉笑怒罵中,已經有很多人站到“土豪”的對立面:有文化,懂時尚,憎惡炫耀性消費。
中國經濟正在高速發展,中國人正在富起來,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廣泛接觸世界,更多國人開始更高品質的生活。在探尋的路途中,“土豪們”不過暫時迷失了方向;國人想要完成從“從炫富、到富貴、再到高雅”的演化,還需要一個艱難的歷程。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