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公路“三亂”要走出割韭菜式困局
摘要: 王石川近日,央視曝光了兩起公路“三亂”事件,一起在江蘇徐州,交警查都沒查就開罰單,短短8分鐘,司機先后被罰兩次;另一起在河南商丘,該市梁園區境內管護的公路只有110公里,執法人員高達200人,
王石川
近日,央視曝光了兩起公路“三亂”事件,一起在江蘇徐州,交警查都沒查就開罰單,短短8分鐘,司機先后被罰兩次;另一起在河南商丘,該市梁園區境內管護的公路只有110公里,執法人員高達200人,運管、路政人員靠路吃路、上路罰款。
屈指數來,自國務院1994年發布《關于禁止在公路上亂設站卡亂罰款亂收費的通知》到現在,已近20年,為何公路“三亂”未被蕩滌殆盡,反而出現了網友憂懼的“越治越亂”?
這是因為有巨大的利益驅動。有業內人士稱,全國每年公路罰款高達三四千億元。這些錢并未完全歸于財政,有些進了執法人員的口袋,有的地方還出現返還罰款的現象——盡管《行政處罰法》規定,地方財政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執法部門返還罰款,但返還罰款早已成了潛規則。
還因為監管不力。一個不得不提的現象是,媒體監督公路“三亂”,是一抓一個準,以至于央視財經評論員張鴻說:“我們的記者暗訪哪個省,哪個省就會有‘三亂’。”這是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細節,既然“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已經被命名為基本無‘三亂’省份”,為何中央媒體能輕易發現公路“三亂”?這說明一些地方政府對公路“三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更與體制積弊有關。有執法人員感嘆:“我們任務也重,我完不成任務工資扣得多。”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稅費改革之后,運管、路政部門的經費得不到保障,就形成了罰款返成的路徑依賴。
治理公路“三亂”,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陷入割韭菜式的困局——割掉一茬很快長出一茬,亦不正常。如果不挖除制度土壤,公路“三亂”恐將繼續亂下去。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