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網購詐騙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摘要: 姚晶隨著電子商務、網絡銀行的迅速發展,網絡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當我們選擇網絡購物時就會發現,網購不但節省時間,送貨方便,而且不用再聽某些實體店店員的忽悠。可是,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隨之而來的網絡
姚晶
隨著電子商務、網絡銀行的迅速發展,網絡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當我們選擇網絡購物時就會發現,網購不但節省時間,送貨方便,而且不用再聽某些實體店店員的忽悠。可是,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隨之而來的網絡犯罪也呈高發態勢,網絡購物詐騙作為這類新型犯罪的典型代表,商品實物和照片有差距、網絡支付不安全、網絡退貨不方便,甚至出現電信詐騙等犯罪行為,給社會公眾的財產安全造成了不小的威脅,著實讓一些消費者吃盡了苦頭,許多網友對網購“既愛又恨”。
筆者認為,打擊和預防網絡購物詐騙行為,不能只依靠公安機關事后發力。如何從源頭上加以治理,通過行政、司法等綜合手段,形成有關部門之間的合力,是當前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在詐騙手段花樣百出的情況下,防范網絡詐騙應當成為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
首先,在立法上明確網絡監管的職責,規范網絡參與者的法律義務;其次,網絡監管部門也應當加強自身建設,嚴格互聯網排查、審核、授權等方面制度;再次,也應當加大互聯網的整治力度,凈化網絡環境,及時取締非法網站。
網絡運營商也應當承擔預防網絡詐騙的社會責任,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通過技術手段對系統漏洞進行封堵,使犯罪分子失去作案平臺;另一方面,在獲取可能涉嫌詐騙的信息后,及時將可能涉嫌詐騙的情況在網頁上進行警示,以降低網民們上當受騙的風險。
網購愛好者不要一時貪圖便宜,被促銷、打折、返現所誘惑而放松警惕。在進行網上交易前,要熟悉網絡購物環境,了解支付工具,并根據銷售者、網絡平臺、支付平臺提供的多種查詢渠道掌握支付安全方面的信息,以便識別虛假的支付方式。多了解商品的來源和質量,就是看看賣家對自己的商品有沒有真正的了解,懂不懂自己的產品,也可因此甄別商品的真假。如果遇到網絡詐騙,還要注意保存相關證據,并及時報案以尋求司法救助。網友之間也要建立起必要的聯絡機制,在自己遭遇網購詐騙之后,要及時揭發詐騙行為。“個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態度,實際上是在縱容這類違法犯罪分子。
網購會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而越來越流行,相關法律、網絡的規范化也會慢慢完善,在此過渡階段,讓我們擦亮慧眼,謹防上當。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