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漢字英雄”能拯救漢字
摘要: 鄒冬梅 近期來,央視的“漢字聽寫大會”、河南衛視的“漢字英雄”相繼開播,引起國人對“正確書寫漢字”的強烈反響。此類節目的播出旨在引導大眾不忘傳統文化,把將要遺失的漢字
鄒冬梅
近期來,央視的“漢字聽寫大會”、河南衛視的“漢字英雄”相繼開播,引起國人對“正確書寫漢字”的強烈反響。此類節目的播出旨在引導大眾不忘傳統文化,把將要遺失的漢字文化繼續發揚光大,也是對國人眼下“提筆忘字”現象的改善。“提筆忘字”、頻頻寫錯字反映出國人的認字、寫字水平的下降,各類文稿“電子化”讓“手寫體”完全演變為各種“輸入法”,國人對漢字認知、書寫出現“退化”癥狀,這也是令人擔憂的文化遺失現象。
隨著電腦、手機的普遍應用,國人電子版排文、電子版寫信、手機短信成為時下免于手寫的文字“輸出式”。無論是專做文字工作的新聞、出版行業的記者、編輯,還是政府文秘工作人員,甚至大學生做作業都步入了“電子稿”,文本文件的普及讓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一字一句地用筆書寫,“電子稿”似乎更方便、快捷、規范、整潔、美觀,就連教師授課也多采用電子課件……除必須“簽名”外,各行各業凡與漢字有關的“稿件”都一律采用“電子稿”輸出方式,手機的拇指時代和電腦的網絡時代沖擊了漢字傳統文化,這也是國人有目共睹切身體會到的,也是時不我待、亟待解決和改善的問題。
電腦時代,“提筆忘字”、錯別字現象頻頻。一項抽樣調查顯示,超過86%的人有提筆忘字的經歷,90%的人表示在工作生活中用手寫字的機會已很少。看過央視“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的人會發現,每每考試參賽選手的漢字聽寫題也難倒了不少臺下成人觀眾,正確書寫率往往就是在30%左右。筆者看過某衛視做過的街頭隨機抽樣調查發現,一些很常用的漢字,被調查者正確書寫的百分率也極低。
中國人寫漢字出現錯字、別字,害人誤事的沉痛教訓比比皆是,不重視寫規范的漢字絕對是中華民族的致命傷。筆者身為一名編輯,在編輯文稿時,常常遇到生疏或生僻的字就會通過電腦搜索進行求證,很少去查字典進行手寫驗證。長此下去,對文字也形成上網查詢依賴,無疑會減弱自己對漢字的正確書寫能力。
總之,由于頻繁使用手機、電腦,又加上閱讀減少,中國許多年輕人的漢字書寫能力急劇下降,寫錯別字或者書寫時記憶暫時“短路”情況屢見不鮮。一些專家對此深感憂慮,擔心有朝一日許多中國人寫不好、寫不對漢字。面對危機四伏的漢字厄運,媒體認知、聽寫漢字欄目“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等悄然興起,無疑能引起國人對傳統漢字文化學習的重視,這正是對漢字文化的拯救,也是文化媒體和教育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
國人能清醒認識到漢字文化存在的危機是件好事兒,教育有關部門及媒體等正為拯救漢字文化作出積極努力,教育部門在語文教學中強調了寫字教學,把漢字書寫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祖國文化的更加繁榮和發展。
筆者以為,漢字不僅是一種書寫和生活工具,更是審美載體,是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的象征,民族的風骨精神、悠悠文明盡在其中,繼承這種“精神和文化精華”是每個人的義務,更是責任。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