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送禮”退潮仍需警鐘長鳴
摘要: 新華社記者 陳 晨 于 嘉 月餅滯銷了,大閘蟹“退燒”了,高檔餐飲冷清了……剛剛過去的中秋節可謂清風拂面,讓人們感覺輕松不少。 中秋節前夕,中央重申八項規定,明令狠剎
新華社記者 陳 晨 于 嘉
月餅滯銷了,大閘蟹“退燒”了,高檔餐飲冷清了……剛剛過去的中秋節可謂清風拂面,讓人們感覺輕松不少。
中秋節前夕,中央重申八項規定,明令狠剎公款送禮歪風,節日期間月餅、大閘蟹等節禮便風光不再、落寞有加,這種現象表明,往年中秋節等年節高調奢華的禮品往來中,公款消費作用巨大。中央三令五申嚴禁公款送禮,各部門各單位認真貫徹落實,風清氣正的過節氛圍正在形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公款送禮積習甚深,改起來并不容易。要把中秋節出現的好風氣保持和發揚下去,還需要做更多工作。
人們發現,就在中秋節送禮退潮之時,“金銀月餅變身百寶箱”、“送豪禮開會議發票”等消息不時見諸報端。這讓人們依舊對公款送禮心存隱憂。
除了逢年過節這樣“無數雙眼睛盯著”的特殊時段,婚喪嫁娶、升職加薪、喬遷生子等特殊日子,也是公款送禮高發節點。不久前一審被判刑14年的陜西“微笑局長”楊達才,來源不明財產中有65萬元出自平日的紅白喜事。
其實,只要有權錢交易的需要,只要監督存在疏漏,任何一個日子的陽光下都可能出現公款送禮的陰影。抓住年節等特殊時間節點狠剎公款送禮歪風,絕不僅僅針對年節期間公款送禮,而是要以端正年節期間的風氣帶動黨風政風社會風氣好轉。
中秋一過,國慶節長假臨近,公款送禮會不會重新抬頭,仍然是對各部門各單位是否能夠貫徹落實中央精神、順應人民意愿的大考。牢記“兩個務必”,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應該成為各級領導干部滲透進血液、融入日常行動的高度自覺,防微杜漸、慎獨慎行,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平日節日一個樣。紀檢監察部門則應認真履行職責,對頂風違紀的責任人及時“亮劍”,懲前毖后。
人們期待,在中秋節迎回一輪朗月之后,即將到來的國慶長假一樣風清氣正。 (新華社北京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