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醫保要“提價”,先把賬算清
摘要: □平 方廣州市居民醫保繳費“提價”,在去年被擱置后,日前又重新征求意見。這次與去年不同的是,“提價”幅度大為下降,去年的方案是大幅提高繳費50%至108%,今年的方案中漲幅明顯下降至
□平 方
廣州市居民醫保繳費“提價”,在去年被擱置后,日前又重新征求意見。這次與去年不同的是,“提價”幅度大為下降,去年的方案是大幅提高繳費50%至108%,今年的方案中漲幅明顯下降至25%至60%。
應該說,廣州居民醫保繳費“提價”,也是事出有因——一方面是待遇有較大的提高,比如2008年剛啟動時封頂線是8萬元,現在提高到20.7萬元;另一方面是雖然近年醫療成本等都在上漲,但廣州居民醫保的繳費標準5年來一直未作調整。在這種情況下,廣州居民醫保基金出現2億多元缺口。這還是在各級財政補貼不斷調高的基礎上,如果財政補貼像繳費標準那樣原地不動,缺口就會更大。
但不管怎樣,“提價”對于繳費者而言,心理上多少都會有點不爽。要想讓公眾接受,那就得用老百姓更易理解的方式,把賬算得清清楚楚。
首先,要算算其“性價比”。這里不外乎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待遇提高幅度相對繳費提高幅度要大,比如增加繳費10%,獲得的回報就增加20%,“性價比”高,大家比較好接受;第二種是:待遇提高幅度等于繳費提高,比如增加繳費10%,回報增加10%,算是扯平,大家可以用“理解”的方式接受;第三種是,待遇提高幅度低于繳費提高,比如增加繳費10%,回報只增加了5%,大家就不好接受。
其次,還要算算群眾的承受能力。從本次方案看,不同群體的年個人繳費金額,未成年人從原來的80元提高到120元,無業居民從480元提高到600元,老年居民從500元提高到800元。考慮到物價、經濟社會發展等因素,繳費承受能力不能用絕對金額來對比,恐怕要與整個社會的收入水平來對比。
此外,還要考慮居民醫保的特殊情況。居民醫保是我國近年增加的一個社保險種,它與職工醫保等傳統社保險種很大的區別是沒有強制性,主要是靠待遇的吸引力來引導參保。因此在確定繳費標準時,除了待遇水平、承受能力,還要考慮群眾的心理預期,即老百姓覺得“值不值”,如果老百姓覺得“不值”,就會選擇不參保,或“平時不參保,有病才參保”,結果只會讓基金的壓力更大。這就需要更細致的政策解讀、算賬,讓群眾覺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把賬算清楚了,在討論方案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理性的聲音。如果“提價”確是既體現醫保基金持續發展的需要,又充分考慮到群眾的合理要求和期待,相信大家就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