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黃金”救援 分秒必爭
摘要: □周慶安 地震發生,救人壓倒一切。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李克強總理當日抵達震中龍門鄉,要求“今晚要挨家挨戶敲門”。如今,在災區,成千上萬的軍人、消防員、民
□周慶安
地震發生,救人壓倒一切。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李克強總理當日抵達震中龍門鄉,要求“今晚要挨家挨戶敲門”。如今,在災區,成千上萬的軍人、消防員、民間的救援隊員正在全力救人。
眾所周知,震后“72小時”是救援的黃金時間,眼下,掩埋在廢墟下的幸存者忍受著肢體的創傷,思念著生死未卜的親人,不時發生的余震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安全。此時此刻,在廢墟之下,一抹抹生命的光亮隨時都可能熄滅,因此,救援需要分秒必爭。
救人意味著多種層面的內涵,包括自救互救、國家救援,以及為救援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務。
自救互救是為了災區群眾。地震發生后,有不少民眾剛剛從地震中逃生,他們面對的是目前四川陰晴不定的天氣和瓦礫堆下還幸存的同胞。他們的自救互救,一方面是保護好自己,防止余震和次生災害對自身的損傷,另一方面是盡可能為還在瓦礫堆下的幸存者開拓空間,或者盡可能標示出掩埋群眾的地點,為馬上開展的國家救援提供必要的指引。
國家救援則是政府調動所有的資源,搶救每一位遇險民眾。5·12汶川地震之后,我國的救援隊伍和救援機制日臻完善。四川震區地理環境特殊,山高路險,遇險地點分散,房屋結構和損毀狀況不同,這些在汶川地震中都遭遇過。
為救援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務,則是雅安震后全國民眾都可以做的事。大到大規模的捐款,小到在奔赴災區的路途中讓專業化救援車輛先走。一些網民也開始了尋人的工作,不少正在災區的網民也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出必要的求援信息,這些都給全國民眾創造了更多的參與機會。
雅安地震,再次檢驗我國的震災救援機制和社會合作能力。因為這二者的結合,是考察一個民族成熟程度的標志。經歷了5·12汶川地震,我們應當更加成熟和堅強。一個民族的成熟,不僅在于如何面對強大和發展的命題,更在于如何面對每一個生命,如何經歷每一次考驗,如何傳遞我們的愛和信仰。
此刻的雅安,是生命的戰場,是國家的重心,是大愛的舞臺,也是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最關切、最神圣、也最溫柔和脆弱的故鄉。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