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飯局”何以讓委員生感喟
摘要: □惠銘生 連任的政協委員段祺華說,會風之變,除了沒花沒條幅外,最大感受是沒飯局。“以前來開會,天天晚上有飯局,還要喝酒。”飯局讓委員們開政協會之余,還要開“聯誼會”,不能心無旁
□惠銘生
連任的政協委員段祺華說,會風之變,除了沒花沒條幅外,最大感受是沒飯局。“以前來開會,天天晚上有飯局,還要喝酒。”飯局讓委員們開政協會之余,還要開“聯誼會”,不能心無旁騖、聚精會神于提案。(
段祺華來自上海,每年兩會,上海市要請一次客;他是華僑,僑聯要請一次客;他是致公黨員,致公黨要請一次客……過去幾年,段祺華一直遭遇這樣的“幸福煩惱”。如今,飯局突然銷聲匿跡,清閑之余,他有時間、有精力,能心無旁騖、聚精會神于提案。
其實,對沒飯局、飯局少而感喟的,何止是段祺華,又何止是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和委員。
年前年后,筆者與一些機關干部交往,幾乎每個人都在談論一個話題——中央倡導改作風,反對餐桌浪費。對此,很多機關干部感嘆:飯局少了,不僅正了黨風,減少公款浪費,而且身體健康了,工作有精神了,就連夫妻關系也和睦了……
過去,我們一說改革,馬上就聯想到“阻力”,認為公職人員是行政改革的反對者。但這次關于作風、會風、文風的改革,卻受到了普遍好評。其實,這不難理解,公款吃喝對多數公職人員而言,絕非個人嗜好或生活享受,而是一種生活壓力和精神負擔。一些人圍坐在一起,醉醺醺地胡吹海侃,虛情假意地拍拍打打,吃一頓飯動輒就是幾個小時,怎能讓人不崩潰?
當下,我們已基本告別了饑餓的年代,大魚大肉哪怕是海參鮑魚,對公職人員也沒什么吸引力?;丶液韧胄∶字?,或是陪陪家人,才是眾多公職人員的真實愿望。很顯然,改作風,反對餐桌腐敗,讓更多的人從“飯局”中解脫出來,不僅得民心、合民意,而且遂了大多數公職人員的心愿。
但是,迎來送往的糟粕官場文化,以及庸俗透頂的公款吃喝風,有其特有的“傳統根基”和“頑強生命力”。對此,不少人擔心,如今勁吹的改作風之風,會不會只是一陣風,風頭過后,依然“濤聲依舊”?反餐桌腐敗,是否還會反彈?
這樣的擔心其實并非杞人憂天。“運動式”的整治工作作風、會風、文風之弊,以及公款吃喝之濫,然后再強勢反彈的事例,以前并不是沒有。這次改作風、反餐桌浪費是否徹底,公眾當然有理由在心中打個問號。
無論政策法規的出臺,還是黨風政風的向好,民意是最根本的指向。既然全國上下倡導的改作風、反對餐桌腐敗等“新政”深得民心,動輒引發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乃至眾多公職人員的感喟,那就不妨借這個民意“東風”,通過制度設計的形式將其固定,并成為社會好風尚,如此,才能讓更多人對沒飯局習以為常,而非感喟萬千。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