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狗贈房”能否找回走失的親情
摘要: 李丹丹近日,成都一名60歲的退休老人博主“家居曹老師”發微博尋找走失的小狗,并做出“送還者,重謝房一套”的承諾。此微博一出,立刻引起不少網友關注。據媒體報道,當事人“家居曹
李丹丹
近日,成都一名60歲的退休老人博主“
“尋狗贈房”走紅網絡,莫過于報酬豐厚。以一套價值不菲的房子作為酬金尋找一只小狗,這在常人看來不等價的交換多少有些“不正常”,以致于網上有人調侃“不工作了,找狗去。”而老人既然做出“尋狗贈房”的決定,就足以證明小狗對于他的重要。對于很多類似的空巢老人來說,子女常年不在身邊,整日只有與貓狗相伴,來排解精神上的孤寂。對于他們而言,動物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旦丟失,不僅少了個伴,最重要的是,失去了精神的陪伴和寄托。“與終身承諾相比,家庭一員何止百萬元”,對于他們來說,精神的伙伴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和取代的。這讓筆者聯想到此前看到的“老人為讓兒子春節回家,許諾送一套江景房”的報道,抵百萬房產出于早日尋得愛犬的急迫,兒子回家過春節送江景房的許諾出于對親情的強烈渴望,不同的故事卻同樣折射出“空巢”老人生活的孤單與無奈。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對于“孝”的意義,很多人僅停留在物質層面,認為讓老人吃好、穿好、有錢花就是盡到了孝道,對老人最需要的精神贍養較少關注。對于很多勤儉操勞的老人來說,相比物質的享受,他們更害怕精神生活空虛、情感關懷缺失;面對子女匯來的金錢、帶回的各種營養保健品,老人們更希望子女能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擠出時間,經常帶愛人、孩子回家看看。正如“
“尋狗贈房”紅了,但很多人關注它是出于一條狗與一套房之間是否“價值對等”的疑問,然而,相比事件本身,老人們對親情的需求和渴望更應當引起我們的關注和重視。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劇,“空巢老人”也越來越多,這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個人問題,而是一個亟待破解的社會難題。因此,社會保障在致力于滿足老人物質需求的同時,也應當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關愛,避免他們的“精神空巢”,從而讓老人們共享精神富足的幸福晚年。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