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塞不下“私車過億”的狂歡
摘要: □謝偉鋒 近日,中國社科院一份《中國汽車社會發展報告2012~2013》顯示,去年中國每百戶家庭私人汽車擁有量超過了20輛。報告預計,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私人汽車擁有量將破億,10年左右每百戶汽車擁有量將達到
□謝偉鋒
近日,中國社科院一份《中國汽車社會發展報告2012~2013》顯示,去年中國每百戶家庭私人汽車擁有量超過了20輛。報告預計,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私人汽車擁有量將破億,10年左右每百戶汽車擁有量將達到60輛。(據《新京報》)
私人汽車擁有量將破億,是經濟發展的一個表征。但事情都有兩面性,一旦到了“過猶不及”的地步,就需要人們冷靜下來思考。
如今,海量的汽車奔馳在城市各個角落,一些副產品也隨之誕生。近日肆虐的霧霾污染,便與汽車尾氣排放有很大關系。再則,城市中的停車位本就有些緊張,汽車數量的增長,必將加劇這一問題。就此來說,私人汽車擁有量破億,未必是個好消息,擁堵的道路塞不下那么多的狂歡。
曾有人感嘆,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街頭,騎自行車的人比開汽車的人多得多,而行駛的汽車多是小排量,就像20多年前的中國。是文明的倒退嗎?當然不是。是沒有錢買汽車嗎?更不是。歐州普通人收入比一般中國人高,之所以“倒行逆施”放棄車輪上的享受,無非是用自己的行為來破解“人與車”的矛盾。
該如何解決好出行這個大問題?曾有媒體拿北京與東京的交通進行對比。北京汽車擁有量大約是東京的一半多一點,同時市區面積遠大于東京,但擁堵卻比東京嚴重得多。而在東京的交通出行總量中,地鐵系統占據86%,小轎車出行僅占交通總量的11%。與此對比,北京小轎車出行占交通總量的比例是東京的3倍以上,而在日本小轎車往往是周末度假的出行工具。當務之急,我們還是多多關注道路建設,多向公共交通方面傾斜,不然,有車的人也只能“望路興嘆”。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