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如吃藥,到底誰病了
摘要: 王石川去年,央視對白羽雞養殖大省——山東省內多地養雞場進行調查后發現,為使白羽雞“速生”,一些養殖戶違規喂食抗生素、違禁藥。個別養雞場喂藥20多種,18種是抗生素類藥物。一些養雞
王石川
去年,央視對白羽雞養殖大省——山東省內多地養雞場進行調查后發現,為使白羽雞“速生”,一些養殖戶違規喂食抗生素、違禁藥。個別養雞場喂藥20多種,18種是抗生素類藥物。一些養雞場,養殖戶還偷偷給雞喂食利巴韋林、鹽酸金剛烷胺等禁用抗病毒藥物。
有網友調侃,“今年生病不吃藥,要吃就吃速成雞。”雖是調侃,但被20多種禁用藥喂大的這些速生雞確是名副其實的“藥雞”,人們吃雞如同吃藥。曾幾何時,不少人為速成雞辯護,認為國外也有速成雞,肉雞生產周期縮短符合科學。問題是,這些被利巴韋林、鹽酸金剛烷胺等禁用藥喂大的肉雞也符合科學嗎?早在2005年農業部就發布了 《關于清查金剛烷胺等抗病毒藥物的緊急通知》,明確規定禁止金剛烷胺、利巴韋林等抗病毒獸藥的銷售和使用。人吃了這樣的問題雞,誰敢說沒有問題?
雞吃藥,人有病。一些養殖戶為了蠅頭小利,不惜干出昧著良心的事情,顯然患上了道德病、急功近利病。明明知道利巴韋林、鹽酸金剛烷胺是禁用抗病毒藥物,偏偏偷偷給雞喂食;明明知道被速成的肉雞處于亞健康狀態,仍然喂食不止;明明知道肉雞在送宰前7天必須停用一切藥物,但偏偏無視國家規定……人的利欲熏心,導致雞的一生滄桑。
但是,不能把板子只打在養殖戶身上,因為藥雞背后除了站著病態的養殖者,還站著病態的屠宰者,以及缺位的監管者。比如,根據農業部的《肉雞飼養管理準則》,養雞場要詳細記錄每天的用藥情況、雞群健康狀況、出售日期和購買單位等信息,并且記錄需要保存兩年以上。然而,在一些屠宰場,這些養殖記錄卻由屠宰場的檢測人員代為填寫,以應對檢查。再比如,根據我國《無公害食品雞肉》標準,活雞屠宰要經過檢疫檢驗合格后才能進行加工,但一些屠宰場的檢測人員卻表示,他們并不進行檢驗。蹊蹺的是,這些并未經過檢驗檢疫就被宰殺的活雞,經過加工后卻都有了檢疫證明。無論是應對檢查的“代填”還是突然出現的檢疫證明,乃至此前養殖戶違規用藥,都暴露出監管部門的失語,甚至失職。
此外,這些藥雞大肆流入市場,流進餐飲企業,比如肯德基、麥當勞。據央視報道,被曝光的一些屠宰場平均每個月會給肯德基提供約40噸到50噸的雞肉產品,這些一向號稱管理嚴格的洋快餐巨頭為何也失明了?沒有把住關,要么確實失明,要么故意隱秘不發聲。據報道,肯德基早在兩年前已在自檢中發現雞肉原料抗生素超標,但并未告知公眾,也未采取任何公開召回行動。按照《食品召回管理規定》,食品生產企業發現了問題食品之后,除了立即停止生產和銷售外,還應該及時告知消費者,并召回不安全食品。這些瞞報的洋快餐巨頭一定程度上成了不法養殖場和屠宰場的幫兇,也傷害了公共利益,該受到什么樣的懲處?
藥雞的出現,使人們在吃雞時多了一份遲疑和焦慮,但肉雞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傳統美味之一,我們總不能從食譜上撤掉肉雞吧。老百姓如何才能吃上放心雞?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