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跑猝死呼喚身體素質回歸
摘要: 趙國巖近日,幾則與跑步相關的新聞,觸目驚心。 東北大學一大三男生千米測試后暈倒,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廣州馬拉松賽,兩名參加5公里跑和10公里跑的學生選手,先后猝死。 不知道是出于擔心,還是出于無奈,一時
趙國巖
近日,幾則與跑步相關的新聞,觸目驚心。 東北大學一大三男生千米測試后暈倒,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廣州馬拉松賽,兩名參加5公里跑和10公里跑的學生選手,先后猝死。 不知道是出于擔心,還是出于無奈,一時間,國內多所高校取消了學生運動會的長跑項目。到底是跑,還是不跑?聽起來再簡單不過的問題,成了學生、家長、校方共同思考的難題。
事實上,運動中的長跑項目,不應該是道選擇題,而應該是道必選題。簡單取消長跑項目,無疑是因噎廢食的舉動,是違背教育規律的。長跑比賽比的不僅是體質,更是毅力和恒心。這項運動的生命力絕不僅僅停留在鍛煉身體上,更加適用于大學生今后的漫漫人生路。取消長跑是可以避免學生受傷的,但從鍛煉身體和鍛煉大家毅力的角度看,恰恰是這樣的簡單取消對學生構成了傷害,不僅誤導了大家運動的方向,而且助長了功利性教育教學的蔓延。
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去年的一個監測結果表明,大學生的身體素質20多年來一直在下降。大學生體質并非進高校后突然變壞的,根子在于入校前。現在中小學升學壓力特別大,雖然政策保障了體育課沒有被壓縮,但文化課和作業的壓力直接壓縮了學生的業余鍛煉時間。當下,許多地方在總結表彰推行素質教育取得的種種成績時,學生的身體素質并未納入視野,如果再任由大面積取消長跑項目等舉動,必將導致我國大、中、小學學生體質加速下滑。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優秀的體育素質對應的是強健的體魄、堅強的意志力。避免學生受傷害的初衷是好的,但簡單取消長跑的舉動也確實令人擔憂。作為一項挑戰生理和心理的運動,科學指導是從事長跑的重要前提,比如長跑該注意自己最大活動量,跑步時不要超負荷;需要掌握節奏,讓自己的呼吸和腳步相協調等,而不能把猝死歸罪于長跑。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