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行 讓道路更暢通
摘要: 李丹丹 “湊夠一撮人就走,與紅綠燈無關。”近日,關于“中國式過馬路”的話題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紅燈停,綠燈行”是眾人皆知的交通常識,但在實際執行中卻大打折扣。在我
李丹丹
“湊夠一撮人就走,與紅綠燈無關。”近日,關于“中國式過馬路”的話題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紅燈停,綠燈行”是眾人皆知的交通常識,但在實際執行中卻大打折扣。在我們身邊,“見縫插針、亂穿馬路”的行人屢見不鮮,尤其是上下班高峰和節假日在一些商業繁華區和十字路口,一些行人對交通信號燈視而不見,對交通協管員的勸阻置若罔聞,出現人車混行、行人集體闖紅燈的現象。
筆者觀察發現,大多數闖紅燈的行人,都是選擇在紅燈和綠燈轉換的前幾秒鐘通過馬路。往往是只要有一個人踏出了第一步,就會有其他人跟上去。“并沒有看紅燈,只是看到車停了,別人開始走了,我也就跟著走了”,抱著從眾心理、僥幸心理和法不責眾的想法搶一時之快,是產生“中國式過馬路”現象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式過馬路”已經成為導致交通事故頻發的重要因素。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統計,今年1月至10月份,全國因闖紅燈肇事導致交通事故4227起,共造成798人死亡。2011年,全國因不遵守交通信號違法行為導致交通事故4768起,共造成6143人受傷、1175人死亡。同時,在導致道路交通事故最多的違法行為中,違反交通信號居前10位。
“中國式過馬路”反映了交通參與者對交通信號燈的漠視。對此,有專家指出,中國行人忍耐紅燈極限是90秒,等待時間太長也是闖紅燈的原因之一,呼吁在城市和交通建設中應更多注重人性化。而面對“處罰嚴厲了,您還會闖紅燈嗎”的提問,也有人表示,應加大對交通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給違反交通信號的行為帶來威懾。的確,造成“中國式過馬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良好交通環境的營造,既需要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和管理設施建設,更需要從根本上改變人的交通行為。良好交通秩序的維護,既離不開嚴格的管理和執法,更依賴于行人素質的提升。改變“中國式過馬路”的現狀,需要嚴格的他律,更要提高自律。
今年的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