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紅燈不能全怪行人
摘要: □啟 文 近來,網絡上流行一個詞,叫做“中國式過馬路”,意思是說,中國人過馬路不看紅綠燈,“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確實,在一些大城市,行人亂闖紅燈的現象十分常見,一些鬧市區
□啟 文
近來,網絡上流行一個詞,叫做“中國式過馬路”,意思是說,中國人過馬路不看紅綠燈,“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確實,在一些大城市,行人亂闖紅燈的現象十分常見,一些鬧市區的路口人車混行,擁擠不堪,十分危險。
毫無疑問,“中國式過馬路”,是法不責眾的心理體現。在現代城市快生活節奏下,一些人缺少安全意識、心態浮躁,在紅燈面前等不得。你急、我急、他更急,一旦形成群體效應,原來的“紅燈停、綠燈行”等交通觀念就被丟在一邊,過馬路就會扎堆前行、搶燈搶道。
但是,在分析闖紅燈的癥結時,一味指責公眾素質不高、行人無理,并未看到問題的全部。行人闖紅燈,還與一些城市交通規劃不科學、綠燈時間過短、人車關系處理失衡等密切相關。闖紅燈,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現今,大城市在交通信號燈的設置上有點偏向機動車,這是不爭的事實。一個明顯的規則是,紅燈亮時,允許機動車右轉,這必然與行人產生沖突。在一些城市,人行道上綠燈亮時,左轉車道的綠燈有時也會同時亮起,行人走到馬路中間,又會和左轉車輛產生“交集”。
不僅如此,在綠燈時限上,車行綠燈也普遍長于人行綠燈。即便紅綠燈能夠把行人和車輛分開,但由于人行綠燈時間偏短,隨著城市里的馬路越修越寬,不少老人、兒童,哪怕緊跑慢跑,用一個綠燈的時長也過不了馬路。一旦馬路中間沒有安全島,他們就會陷入“不闖紅燈就無處可去”的尷尬境地。
所以,“中國式過馬路”表象的背后,反映的是行人與機動車路權分配的深層次矛盾問題。根治“中國式過馬路”的亂象,在強化教育引導、提高公眾素養和規則意識的同時,更應改進城市管理,充分保障行人路權。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