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溫暖要送去關心送去愛
摘要: 溫培雅“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饑凍聲。”歲末年初,我市各縣區掀起送溫暖熱潮,給貧困群眾、弱勢群體送錢送物,帶去黨和政府的關心,讓寒冬里的他們切實得到一些幫助,確實是一件暖人心、解民憂
溫培雅
“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饑凍聲。”歲末年初,我市各縣區掀起送溫暖熱潮,給貧困群眾、弱勢群體送錢送物,帶去黨和政府的關心,讓寒冬里的他們切實得到一些幫助,確實是一件暖人心、解民憂的好事,廣大群眾是歡迎的。
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給困難群眾、弱勢群體送溫暖,是共產黨人宗旨觀念的真實體現,是各級領導干部的本分使然。如何送溫暖,既折射出黨員干部務實的作風,也關系到人心的向背、社會的穩定。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一些送溫暖活動在“送給誰”、“送些啥”、“怎樣送”出現了偏差,成為“秀溫暖”,不僅寒了需要溫暖的百姓的心,也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送溫暖活動是干部體察民情、了解群眾疾苦的重要渠道。困難戶的情況各不相同,只有先行調查摸底,問“需”于民,量身定做予以個性化幫助,才能把準送溫暖活動的脈搏,把溫暖實實在在地送到困難群眾的心坎上,才能幫助困難群眾擺脫貧困狀態。下基層送溫暖的各級干部,如果都能真正深入群眾家里“看糧袋、揭鍋蓋、摸被褥”,群眾就會從這種真心實意的送溫暖中感悟出干部的民生情懷,激發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氣,這才是持久暖人的“大溫暖”。
送溫暖要注重把握好內涵的創新。送錢、送物固然好,更重要的是提供脫貧解困的機會、方法、路子,送上致富信息、科技知識、就業機會,并提供文化、衛生、法律等方面的服務。送溫暖要注重在機制方面的建設,變少數人受益為多數人受益,變一時送溫暖為從根本上脫貧解困。要以科學化、制度化、社會化為目標,構建送溫暖工程機制,如再就業機制、社會保障機制、志愿者服務機制等。既然是送溫暖,那就老老實實地送,真心實意地送,不要圖形式、出彩頭,真正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群眾是不會忘記的。
“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送溫暖要少些作秀多些真情,要少些想當然多些實地調查,既送物質也送“精神”,體現一種政策的溫度。因此,我們在送溫暖活動中,要多深入基層了解形成貧困的原因,拿出對策,切實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保證送去的是關心,是愛心,是實實在在的幫助。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