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創新提升中國自信
摘要: □周 勇 近日,殲-15戰機在“遼寧艦”順利進行起降飛行訓練,中國航母平臺和飛機技術性能得到了充分驗證。面對中國這一重大軍事進展,一些境外媒體居心叵測宣稱殲-15戰機是國外某型機的“翻版
□周 勇
近日,殲-15戰機在“遼寧艦”順利進行起降飛行訓練,中國航母平臺和飛機技術性能得到了充分驗證。面對中國這一重大軍事進展,一些境外媒體居心叵測宣稱殲-15戰機是國外某型機的“翻版”,誣稱中國竊取他國戰機技術,呈現出復雜心態。
近年,每當中國武器裝備建設取得進展,總會有人戴著有色眼鏡,質疑新裝備來源、詆毀技術性能,給中國扣上一頂“剽竊”他國技術成果的帽子。
稍微懂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所謂殲-15戰機是外國某型機“翻版”完全是無稽之談。殲-15是我國自行研制的首型艦載多用途戰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可完成制空、制海等作戰任務,是一款完全具有“中國心臟”和“中國氣魄”的國產戰機,也是我國防科技工作者多年來創新積累、集智攻關的結果。所謂中國“竊取”之說在事實上是站不住腳的,這反映了一些人的“酸葡萄”心理。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千萬不要低估了中國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自主創新是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的戰略重點。眾所周知,中國曾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研制出了“兩彈一星”,奠定了軍事大國的戰略地位。進入新世紀,中國實現了包括新型戰機在內的一系列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中國的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實現了自主式、跨越式的可持續發展。
當然,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學習、借鑒、融合的歷史。中華民族在開放融合過程中,一方面輸出自己的文明智慧,另一方面不斷學習借鑒、吸收融合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推進科技創新和發展進步。在信息互動、對外聯系日益增多的今天,中外軍事互信不斷增強,軍事交流合作取得積極成果。但一些國家長期堅持對華敵視和防范態度,散布負面輿論,以圖加大對我技術封鎖和管控,遲滯和阻礙我發展先進軍事科技進程。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加強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建設,著力提高國防科技工業自主創新能力。我們可以預見,在推進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征程中,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將會迎來新的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作為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加強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建設是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題中應有之義。
中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進程每向前推進一步,解放軍就多了一份從容應對挑戰、有效遏制戰爭的自信,也就多了一份用和平手段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能力。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