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車拔旗,不是愛國是添亂
摘要: 【核心提示】日方近來在釣魚島問題上一系列錯誤的態度和行為,不斷傷害著中國人的情感。廣大年輕人一向的愛國熱情和血性,值得大家贊賞。但是,在道路上迫停駐華使節的車輛,拔走對方國旗的行為,果真“過
【核心提示】日方近來在釣魚島問題上一系列錯誤的態度和行為,不斷傷害著中國人的情感。廣大年輕人一向的愛國熱情和血性,值得大家贊賞。但是,在道路上迫停駐華使節的車輛,拔走對方國旗的行為,果真“過癮”?果真“解氣”?果真“硬氣”?筆者認為:荒謬!
日本駐華大使館
關于事件細節,消息稱,27日下午16時許,丹羽宇一郎所乘車輛在北京四環線上被兩車迫停,有男子從其中一臺車上走下,將大使所乘車輛上的日本國旗拿走,隨后離去。
眼下,中日雙方都在對事件作進一步調查。究竟是何人所為、是何動機,目前還停留在分析和猜測。但是,事件傳出后,網絡上個別年輕人竟發出了“叫好”的聲音,稱“過癮”、“解氣”,稱“國人終于對日本人動手了”??磥?,這事兒不管真實情況如何,國內還真有個別年輕人可能這么干,支持這么干。
日方近來在釣魚島問題上一系列錯誤的態度和行為,不斷傷害著中國人的情感。廣大年輕人一向的愛國熱情和血性,值得大家贊賞。但是,在道路上迫停駐華使節的車輛,拔走對方國旗的行為,果真“過癮”?果真“解氣”?果真“硬氣”?筆者認為:荒謬!
前不久,為了表達對日本政府及某些右翼分子的憤慨,很多年輕人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不滿,多個城市發生了群眾聚集和游行。活動中,個別年輕人一時情緒失控,打砸同胞開的日系車。事后,大家做了不少反思,認為愛國情緒應理性表達,更不能拿同胞的財產撒氣。
可是,如果在道路上對駐華使節“動手”,則更是荒唐。何為愛國?愛國首先要以守法為前提。如果違法在先,或者以違法的形式表達愛國熱情,再高漲的愛國熱情也不足取。在路上逼停別人車輛,強行拿走對方車上物品,本身就是違法行為。況且對方是外國使節,受《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保護,中國作為文明大國,自古以來禮遇來使。如此作為,既破壞了社會秩序,損害了城市形象,更影響了中國的形象。
對待釣魚島問題,我們的態度是一貫的,明確的——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固有領土, 主權問題不容置疑,我們針對日方的一些行為也是明確的,一貫的--“寸土必爭、寸步不讓”,但外交事務是有秩序和規范應當遵循的。今天,我國和日本存在釣魚島的領土之爭,但雙方處在和平狀態。如果是在當年反抗侵略的戰爭狀態下,年輕人如果身先士卒,冒著槍林彈雨拔掉對方的旗子,這才叫愛國,這才叫勇敢。和平狀態下,在北京四環路上,兩輛車逼停一輛日本駐華使節的公車,然后拔掉對方國旗,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也表達不出理智的高尚的愛國情懷,暴露的只是暴戾之氣。
眼下的世界講究秩序,愛國不是施暴的借口,更不能不擇手段。愛國,不能對同胞財產施暴,也不能對外國使節施暴。越是愛國,越需要理智,越需要權衡,這些需要更大的勇氣。
有聲音說,當年日本侵略我國時,奸淫燒殺無惡不作,今天拔它一個旗子怎么了?在戰爭年代,反抗侵略的時代,人民戰爭的狀態下,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陣地戰、刺刀戰,任何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行為都是正義的,都是愛國的表現。但在和平年代,在兩國正常建交的年代,兩國結束了戰爭狀態,盡管存在領土糾紛,但處理糾紛要有理有利有節。日本駐中國有使節,中國駐日本也有使節,兩國人民之間不能相互施暴,更不能相互對使節施暴。
愛國情緒凝聚人心,難能可貴,但需要理性表達,理性宣泄。任何不理性的行為達不到愛國的目的,只能添亂、鬧笑話。迫車拔旗,是不講規矩,是胡作非為。即便因為領土糾紛“動手”,也不是對外交使節動手,而是在法律范疇之內的外交、政治、軍事的手段,這更是綜合國力之間的較量,也是法理上的較量,是耐心的較量,也是國際輿論的爭取。對外國使節采取行動,不是我們泱泱大國的公民應有的作為。(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王海)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中國青年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