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安全“時間表”關鍵要抓監管
摘要: 新華社記者 黃 冠剛剛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使食品安全治理整頓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中央提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
新華社記者 黃 冠
剛剛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使食品安全治理整頓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中央提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時間表”,既表明黨和政府有決心、有辦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也提醒相關各方進一步加強安全監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安全事關生命健康,責任重于泰山。近年來的許多案例表明,無論是食品領域還是其他生產領域,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后果,管理松弛、制度落空的背后,是事故責任主體誠信缺失、見利忘義,是相關地方監管部門執法不嚴、懲罰不力。
《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提出,建立健全食品退市、召回和銷毀制度,建設生產經營者誠信數據庫和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發布違法違規企業和個人“黑名單”,并提出把食品安全納入地方政府年度績效考核。這些舉措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如果能夠落到實處,相信將扎實推進食品安全工作邁上新臺階。
落實安全“時間表”,要堅持嚴格依法治亂。安全問題,實質是“私利”與“公利”之爭,部分生產經營者為了經濟利潤不惜犧牲公眾利益。要落實安全責任就要把安全管理制度化、法治化、常態化,堅持“嚴”字當頭,露頭就打、毫不手軟,嚴禁大事化小、以罰代刑,切實解決“違法成本低”的問題。
落實安全“時間表”,要做到有責必究。要建立起有效的安全“防火墻”,必須強調“守土有責”,無論哪個部門、哪個地區、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要嚴肅查處、嚴格問責。尤其要加強對安全監管者的監管,減少失職瀆職現象,督促監管者把工作重心下移、力量配置下移、監管關口前移,將各類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階段。
落實安全“時間表”,要加強社會監督。做好安全工作,生產經營者是第一責任人,企業要講誠信、行業要重自律。要重視“黑名單”的懲戒和威懾作用,促使企業講誠信、抓安全。同時要完善有獎舉報制度、暢通投訴渠道、細化具體措施、健全工作機制,構建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會聚社會各方力量,形成人人關注安全的強大合力。 (新華社北京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