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頭活水從何而來?
發送短信 zmdsjb 到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源頭活水從何而來? 胡殿文
源頭活水從何而來?
胡殿文
走基層,是新聞報道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所謂黨報,是黨委的機關報,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傳播科學文化的重要載體,擔負著引導社會輿論的主導任務。作為黨報記者,必須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和政治敏銳性,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宗旨意識,嚴守紀律要求,進發進取精神。在全傳媒時代,面對新聞傳媒競爭目益激烈的局面,面對各種誘惑和考驗,我們更要加強理論修養,靠正氣實于,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做一名讓黨放心、群眾滿意的優秀記者。
要靠實干正氣,寫出新聞精品。改文風的根本保證是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黨報改文風的核心要求是樹立群眾觀點,黨報改文風的不竭源泉是創新意識。創新意識直接關系黨報的宣傳效果。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這是新聞職業的最大特點。我們的黨報幾十年一個面孔,板著臉訓人,標題四平八穩,了無新意,報道題材幾十年一貫制,表達形式老套陳舊,讀起來令人乏味,就像天天吃方便面就白開水,大倒胃口。這樣做,報道就會越來越脫離群眾,脫離實際,脫離生活,讀者群越來越狹窄,報紙就會越來越難辦,這是一件十分令人悲哀的事情。
有的記者作風浮躁浮漂,不到新聞現場,靠讀材料,電話聯系代替采訪,有的記者甘當外行,不愿下基層,怕吃苦受累,更有甚者,當不了著名記者,就退而求其次,樂于做署名記者,大筆一揮,在通訊員的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大名,有的更是膽大妄為,涂掉通訊員的名字,寫上自己的名字,對人家的勞動成果不尊重,違反知識產權,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報紙這樣辦,群眾不滿意不答應不高興不擁護,報紙無讀者群,宣傳效果就無從談起,就會落后于時代,就會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當前為什么要強調三貼近,為什么要強調走轉改,除了方式方法問題外,主要問題是群眾觀念不強,或者說沒有群眾觀念。只有牢固樹立群眾觀念,才能密切聯系群眾,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服務群眾利益。黨報是機關報,但不能有機關作風,不能有衙門作風;記者是黨報記者,但不能有官僚作風,不能有貴族化傾向。要保黨報的先進性與群眾性結合起來。將黨報的權威性與指導性、針對性與豐富性、生動性與可讀性結合起來,這樣帶著感情走基層,帶著問題轉作風,帶著責任改文風,走轉改才能落到實處,新聞作品才能生動活潑,群眾才能喜聞樂見。
對于“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有專家說,“要點在深入群眾。生活最深刻,群眾最智慧,只有深入基層,了解群眾,掌握群眾的所思所想,體悟群眾的真情實感,獲得第一手資料,才能問題抓得準,道理講明白,寫出好文章,做出大學問。”
走轉改活動實踐性很強,要達到預期目標,關鍵是要不斷深化、持之以恒、務求實效。要在深化活動中增強踐行群眾路線的自覺性,不斷強化人民至上的價值觀,深入群眾生產生活,走進群眾內心世界,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社情民意,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要在深化活動中進一步錘煉思想品質、提升綜合素養,學習人民群眾的優良品格和創造精神,秉持崇高的職業追求,樹立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要在深化活動中進一步展現新聞宣傳新風撲面的新景象,倡導新聞工作者到基層一線,捕捉最生動的場景、記錄最感人的故事,學好用好群眾語言,使新聞報道植根于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之中。要像央視那樣,走出高樓大廈,來到改革開放前沿,來到普通民眾中間,走進大山深處,走到田間地頭,挖掘鮮活素材,采寫現場報道,讓來自基層的鮮活事、動人情呈現于媒體之上。央視關于走基層的公益廣告說:坐在同一條板凳上,才縮短了心與心的距離;住在農家的炕頭上,收獲的才不只是建議。我的腳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真情實意地走近你,走近你、讀懂你、為了你、依靠你……愿記者們走好這段路,一直走下去,愿與新聞同行共勉。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