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服務是農業穩定發展的根本之策
摘要: 楊曉暉“真是太方便了,電話一撥,地里莊稼活就不用愁了。”近日,當別人正忙著管理自家的麥田時,在縣城做生意的新蔡縣李橋鎮農民李新河卻絲毫不用擔心他的6畝多小麥沒人管,原來,他早把自家的麥田
楊曉暉
“真是太方便了,電話一撥,地里莊稼活就不用愁了。”近日,當別人正忙著管理自家的麥田時,在縣城做生意的新蔡縣李橋鎮農民李新河卻絲毫不用擔心他的6畝多小麥沒人管,原來,他早把自家的麥田托管給村里的農業生產服務社了。
在早些年,這種保姆式的農業生產托管還是一個新鮮事,但隨著農村人口逐漸向城鎮轉移,越來越多的農民群眾不是把土地租賃給別人種,就是邊打工或做生意,邊利用有限的時間在農忙時回家收種莊稼,前者雖然有一定的收入,但畢竟沒有自己種植收入多,而且農民對土地都有很深的感情,一旦離開土地就好像失去根一樣,因此把地租賃給別人種還是很少數;后者雖然兩頭兼顧,但田間管理卻沒有時間,以致造成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下降,這對發展現代農業和穩定糧食生產也極其不利。
國家多年來一直鼓勵并推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立。世界各國農業發展的經驗也表明,農業生產過程是與生物打交道,受多種因素制約和影響,必須以家庭農場或農戶為基礎,才能充分發揮生產者的積極性。在當前發展現代農業的背景下,農村勞動力結構和農業經營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只要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了,農民在家里打個電話,發個短信,就有相應的服務組織提供機耕、排灌、植保、收割、運輸等社會化服務,農民種地就有了保證。
由于我市農戶生產經營規模小,生產標準化水平低,產品交易成本高,抵御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的能力較弱,小規模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相當突出,不少農民在市場的迅速變動和嚴重的自然災害中遭受很大損失。解決這一問題,根本出路也在于建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生產經營服務。只有這樣,才能把千家萬戶的分散生產經營變為千家萬戶相互鏈接、共同行動的合作生產、聯合經營,實現小規模經營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大幅度降低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
有專家指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作為農業支持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實施科教興農的重要載體,在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強和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現代農業、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任務。因此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農業穩定發展的根本之策。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