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有爭議”
摘要: □ 李 釗在我們身邊,不乏有這樣的人,他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成績很突出,把領導安排的工作樣樣完成得很出色,而且也得到大家的認可,但因為脾氣比較大,有時因為意見不一致愛頂撞領導,私下就會有同事說他“有個
□ 李 釗
在我們身邊,不乏有這樣的人,他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成績很突出,把領導安排的工作樣樣完成得很出色,而且也得到大家的認可,但因為脾氣比較大,有時因為意見不一致愛頂撞領導,私下就會有同事說他“有個性”、“有爭議的人物”,也就是因為此,這種人往往得不到提拔使用,對此,筆者有許多感觸。
目前,全黨上下正在深入學習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而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在很多單位,愛惜人才、重視人才已經成為單位領導的共識,但在有的單位,像剛才說的這種“有爭議”的人才依然困擾在“有爭議”的圈子里,得不到正確的使用和發揮,欲進不能,欲罷不忍,其境地是可想而知的。就有的領導而言,在對待“有爭議”的人才問題上,存在著疑慮和戒備心理。
毋庸諱言,在這些“有爭議”的人身上,的確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毛病,否則,就不會有“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之說了。然而,在一些具體單位、具體人身上,名言似乎是沒有說服力的,個別領導和個別群眾依然追尋“完美無缺”的形象,總是拿那些“高、大、全”的框框來要求人才。他們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怕給自己帶來麻煩,怕人才超過自己,說到底,也是個人主義思想在作怪,這與當前學習科學發展觀是格格不入的,對單位的建設和發展也是不利的。
有位哲人說得好:“每個人都是有用的,用其所長為英才,用其所短為庸才。”對常人如此,對人才也是如此。由此可見,用人才之所長,糾人才之所短,才是一個良好的待人態度,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也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