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擊治療網癮究竟該誰管
摘要: □周婷玉 衛生部疾控局一名負責人1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關于電擊治療網癮管理問題時稱,這不是醫療機構所為,“應該本著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由工商部門注冊的,應該由工商部門進行管理”。這種說法透
□周婷玉
衛生部疾控局一名負責人1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關于電擊治療網癮管理問題時稱,這不是醫療機構所為,“應該本著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由工商部門注冊的,應該由工商部門進行管理”。這種說法透露出的信息令人擔憂。
到底什么程度的網癮需要治療?治療網癮有哪些手段?電擊究竟能否治療網癮?電擊治療可能會造成什么樣的危害?這些關乎眾多青少年健康、涉及千百萬家庭幸福的問題,人們都期待權威部門給出答案。
據衛生部疾控局負責人介紹,衛生部正在研究網癮診斷標準。今年7月,衛生部曾明確叫停電刺激治療網癮技術的臨床應用,一度引起社會熱議。這都表明,網癮已經被作為一種疾病受到衛生部門關注。那么,有關網癮治療的是是非非,衛生部門就有責任作出回答。簡單化地以企業經營范圍管理問題推給其他部門,給人的感受無非是敷衍塞責。
按照這位負責人的說法,非醫療機構只要能拿到工商執照,不管是否從事戒網癮服務,都不受衛生部門監管。
這其間會存在多大的安全隱患?難道衛生部門就不能主動與工商管理部門協調監管?
這種塞責態度,不禁讓人想起“三鹿”奶粉事件。由于分段監管,導致原奶收購在“奶站”環節出現監管空白,最終引發轟動國內外的“三鹿”奶粉事件。面對青少年網癮治療問題,如果各相關部門不吸取“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訓,依然玩“打太極”式的游戲,那么類似的人間悲劇將可能再次上演。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