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氣象做牽引鋪就致富路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胡軍華)初冬時節,一場小雪過后,西平縣二郎鄉張堯村大片麥田里小麥根肥苗壯,長勢良好,預示著明年的豐收。西平縣通過開展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建設,在田間地頭為農民鋪設了一張農村
本報訊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胡軍華)初冬時節,一場小雪過后,西平縣二郎鄉張堯村大片麥田里小麥根肥苗壯,長勢良好,預示著明年的豐收。西平縣通過開展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建設,在田間地頭為農民鋪設了一張農村氣象信息網。
今年,在遭遇冬、春干旱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西平縣依靠科技支撐,夏糧總產量達53.8萬噸,實現了夏糧生產九連增。河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何東成來此調研后感慨地說:“以前是‘要想富、先修路’,現在是‘要想致富、氣象服務’。”
“以前我們種地光靠感覺,現在建了氣象觀測站點,每天都能看到各種氣象信息。這些信息為指導俺種地、防病治蟲幫了大忙。” 憨厚的農民張文平對筆者說。
張文平所說的氣象觀測點指的是西平縣氣象局在二郎鄉張堯村建立的現代農業氣象科技示范園。12月15日,筆者穿過規劃整齊的大片麥地,來到園區一隅,只見路的一邊是人影作業炮點,高高的院墻上懸掛的氣象信息顯示屏正滾動顯示著當天的天氣信息;另一邊的地里是一個氣象觀測站,安裝有全景觀測儀、土壤測墑儀、四要素自動站、蟲情測報儀等觀測儀器。
“這些觀測數據會自動傳送到氣象局的農業氣象信息服務平臺。”隨行的西平縣氣象局局長焦國樹介紹說,“工作人員根據監測數據和天氣預報,及時制定相應的氣象信息和農業生產建議,并把它們發送到氣象觀測站點的電子顯示屏上。”
從2011年開始,河南省先后有20個縣(市)實施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建設,西平縣是其中試點之一。該縣氣象部門以項目帶動氣象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積極爭取地方資金和政策支持,有效保障了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同時,西平縣氣象部門加強與農業、水利等部門合作,積極推進“多網合一、一網多用”、“多站合一、一站多用”、“多員合一、一員多用”模式,實現了氣象為農服務融入式發展。
目前,全縣共建設20個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覆蓋率達100%;安裝電子顯示屏38塊、預警大喇叭40套,有效解決了氣象預警信息傳遞“最后一公里”的瓶頸問題;氣象信息員達到476人,真正實現了氣象信息在全縣鄉鎮的全覆蓋。
在西平縣,不僅糧食種植戶享受到氣象為農的“零距離”服務,蔬菜種植戶也是受益者之一。“村里的蔬菜大棚內安裝了溫棚小氣候觀測系統,棚外設有電子顯示屏,可以實時顯示溫棚內的溫度、濕度等數據,這對蔬菜生產幫助很大。”西平縣于營村支書張愛琳說。
“目前,全鎮已初步形成了鄉、村有效聯動,部門有效配合的氣象服務體系和氣象災害防御體系。”盆堯鎮黨委書記焦金平說。
今年以來,西平縣已將70%以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重點服務對象納入信息庫,并建立“直通式”聯系,第一時間將氣象信息傳遞至農戶和種植戶手中。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